9月8日,我来到福州一个寺院的养老院做义工,闲暇之余去了福州古城”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福州老城区经历了建国后的拆迁建设后留存下来的历史街区之一。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文脉昌盛之地。
三坊七巷自晋、唐形成起,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清至民国走向辉煌。
“三坊七巷”是福州的一张名片,是来福州必到之处。
“三坊七巷”指福州市鼓楼区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这里是一片古城区,历史上曾名人辈出。
区域内现存古民居约有270座,有159处被列入保护建筑。其中,以沈葆桢故居、林觉民故居、严复故居等9处典型建筑为代表的三坊七巷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向西的三片称“坊”,自北而南依次为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三坊”。向东七条称“巷”,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七巷”。
三坊——
第一坊:衣锦坊
衣锦坊的意思是坊内有人在外出仕做大官,之后衣锦还乡,荣耀乡里。
衣锦坊中16号为清嘉庆进士郑鹏程居宅
其中的衣锦坊水榭戏台最具特色
这是一个木构单层平台,四柱单开间,下建清水池塘,中隔天井,正面为阁楼。于此观看戏剧演出,水清、风清、音清,具有声学原理和美学价值,是福州市唯一现存的水榭戏台。
第二坊:文儒坊
文儒坊这个名字宋时就有了。据《榕城考古略》载,此巷“初名为“儒林坊”,以宋祭酒郑穆居此后改今名。郑穆任国监祭酒,是国家最高学府的重要官员。
明代抗倭名将张经,清代名将福建提督、台湾总兵甘国宝也曾居住在这里。
清代饮誉全国的“民进士”之家(五代都中进士)陈承裘故居也在坊内。
陈承裘的长子就是清宣统皇帝老师陈宝琛。
清代的著名诗人陈衍的故居也在坊内
这里还有陈季良故居
林则徐母家故居
这条坊因历代文儒辈出而闻名。
第三坊:光禄坊
光禄坊西接通湖路,东连吉庇巷,坊名光禄,正是宋代嘉佑七年(1062年)方寘御封光禄大夫,所居坊赐名为“光禄”。
在光禄坊西段北侧有一小巷,叫早题巷,辛亥黄花岗起义烈士林觉民殉难广州之后,他的家人从南后街迁出,曾避难栖身于巷内。
光禄坊28—34号为刘家大院,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为福州市区可数的大住宅。建筑用料十分讲究,门窗、窗扇、隔扇等多用楠木制成,3米多长的抱围大柱有100多根,青石柱础上雕有八骏马等精美图案,长3米以上的铺地石多达300多条。
东侧两座原是清初著名画家许友的故居米友堂,西侧两座是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进士、官至内阁中书的林佶故居,后数易其主,清道光年间为刘齐衢、刘齐衔兄弟改建。
刘齐衢(1813~1860年) 为刘齐衔之兄,自幼父母双亡,由其伯父刘家镇收养。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与弟刘齐衔同进士,“兄弟同榜两进士”成为福州科举史上的一段佳话。
(下集:七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