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不仅是我们熟知的唐朝的大诗人、文学家,还是一位哲学家,大家都称他“诗豪”。他家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他的父亲为了避安史之乱,迁居苏州,刘禹锡就在那里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他很小就开始学习儒家经典和吟诗作赋,既聪明又勤奋,在做诗方面,曾得到当时著名的诗僧皎然、灵澈的指点。
十九岁时,刘禹锡游学洛阳、长安,进士及第,获得很高声誉。
他诗文都非常棒,和很多著名的大诗人齐名——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
他写的《陋室铭》、《竹枝词》、《乌衣巷》等都是名篇,还写了哲学著作《天论》三篇。
刘禹锡任监察御史期间,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贬出京。
他辗转二十年,往来南北各地,多次经过洞庭湖地区。历史上可以考证的有六次,六次中只有一次是在秋天。今天我们看到的这首《望洞庭》,写的是洞庭湖秋景。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首句描写秋天的夜晚,湖水与秋月交相辉映的景象,第二句描绘无风的时候,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第三、四句集中描写湖中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可爱的青螺。
“湖光秋月两相和”,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
秋天的夜晚是最晴朗的,秋天的月是最皎洁的,秋天的湖水是最平静的。
正是在一个清秋月夜,诗人来到洞庭湖,登楼眺望,月光融化在湖水里,水面平静无风。可以想象,呈现在诗人面前的,会是怎样一片宁静、和谐的湖光月色了。
这一句描写清澈的湖水与皎洁的明月交相辉映,一个“和”字用得最妙,正表现出这水天一色、山水交融的美好画面,也写出了湖面的开阔,如果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不能“两相和”了。
“潭面无风镜未磨”,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
为什么把湖面说成“潭面”呢?你知道吗,洞庭湖其实面积非常大,方圆数百里,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对长江水量还起着调节作用呢!诗人是故意把它说成小小的“潭面”,此刻在诗人眼里,天空和明月之下,只有这一方“小潭”,意味着诗人的胸怀十分广阔。
无风时的洞庭湖面,十分平静,没有一丝风浪,朦胧中带着一种宁静、柔和的美,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说:这很像是一面还没磨光的镜子啊!
为什么要把湖面比作铜镜,还是没有打磨过的呢?古代的镜子是用青铜铸的,磨光以后才能照人。未磨的镜面,平而不滑,明而不亮,朦朦胧胧,诗人用它来形容此刻的月夜湖光,真是恰到好处!
这一句用镜子的比喻来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还有科学道理呢!因为太阳已经落山,湖水不反光,迷迷蒙蒙的,所以诗人觉得它像没有打磨的镜子一样光泽暗淡。
“镜未磨”三字实在是再形象不过了,十分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之美。而恰恰是这“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啊。
“遥望洞庭山水色”,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
诗人又将视线移向远方:远远望去,洞庭湖心,有一座青山,那一定就是自古闻名的君山了。
关于君山,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相传在远古时代,洞庭湖中并没有岛。每当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时,来往船只无处停靠,常被恶浪吞没,当地人民苦不堪言。这件事呀,引起了水下72位螺姑娘的同情。她们忍痛脱下身上的螺壳,结成一个个小岛,后来连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君山。君山上有72峰,传说就是这72位螺姑娘变成的。
这动人的传说给美丽的君山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白银盘里一青螺”,好似洁白的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君山显得更加青翠,洞庭湖水显得更加清澈,山水浑然一体,就如同一只晶莹剔透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呢,多么惹人喜爱啊!
诗人独具匠心,把洞庭湖比喻成“白银盘”,也就是白颜色的盘子;把湖中的君山比喻成一只小小的“青螺”,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竟变成了我们桌面上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品,真是妙极了。
其实呀,这一句的绝妙之处,还不仅仅是在这准确生动的比喻上,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一面镜子、一只杯盘而已,美而神秘的君山不过是一只小小的螺壳,这也正表现出诗人壮阔的、不凡的气度,也寄托了诗人特别的情致。
这首山水小诗的妙处,全在于这几个生动的比喻,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把月下洞庭的美景刻画得惟妙惟肖,可见诗人对洞庭山水是多么喜爱,对大自然是多么由衷的赞美啊。另外,如果不是站得高、看得远,如果没有宽广阔大的胸怀,也写不出这样的好诗句来,这一点也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白居易赞扬刘禹锡的诗说:“刘君诗在处,有神物护持。”并力推刘禹锡为“诗豪”,说他是诗人中的豪杰、出众者。
的确是这样,“诗豪”很能概括刘禹锡的诗风,“雄浑苍老,沉着痛快”,如《浪淘沙》和《望洞庭》等,另外,这个“豪”也能表现刘禹锡的人生态度。
他为人正直,刚毅,对待事情,有着自己的坚持与认知。即使在失败后,还能够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是一位少有的豪杰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