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祝福语 三明治的做法 红烧排骨的家常做法 小米粥的做法 小龙虾的做法 大闸蟹的做法 鲜贝的家常做法 卷心菜的做法 苹果派的做法 冬瓜的做法大全家常菜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百科 >

微信不常联系的朋友要删吗(很久不联系的微信好友,你会删吗?)

24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4-23 11:35:45    

本文受权转载自“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作者:阿某
你的微信列表里,有多少人是除了在朋友圈点赞已阅外,很久没有联系的?这些“列表好友”,你会删掉或者屏蔽吗?
有人会果断地选择:删!因为在我看来,仅仅浏览对方的朋友圈并不会让彼此更亲密,只能从最外层片面地了解到对方的一些情况。因此,比起关注那些不会再有交集的人的动态,我更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关心和爱的人身上。
也有人表示:仅仅翻阅TA们的朋友圈并不会影响真实生活中与朋友的交往,却可以让她多一个获得信息的渠道,“多一条门路”。
两种选择并无对错之分,只是一种人际交往中的个人喜好。简单来说便是,有人更重视「强关系」的维持,而有人则更重视「弱关系」的建立。
强关系VS弱关系
通俗来说,强关系便是我们与亲密朋友之间的关系,弱关系则是指普通的熟人。亲密程度是区别二者的核心。
强关系中有很高的亲密度和喜爱度,它可以给我们带来精神和情感支持。当我们面临经济危机或者感情困境时,强关系也可以帮我们渡过难关。但与此同时,强关系的维持也需要付出高昂的情感成本和经济成本
而对普通的熟人而言,虽然他们不太会在我们遇到困难时陪伴和支持我们度过,但这种弱关系也很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有用的信息和机会。比如,当我考虑研究生跨考新闻传播时,我会找到微信列表里读新传专业的熟人来了解情况。
这便是「弱关系优势」:一个人建立的弱关系越多,TA的信息流通优势就越强。因为弱关系连接着不同的圈子,是我们获取其他领域信息的重要渠道。
但是,弱关系的价值是随机产生的,我们无法预知究竟什么时候需要从某位熟人那里获取信息。而这似乎告诉我们:认识的人越多越“有用”。这一假设也是多数社交媒体平台赖以生存的基础,它们鼓励我们多与人交往,扩展人脉,以此获取“价值”。
“搞关系”:错误的,肮脏的?
但是,像这样有目的地处理一段关系,可能会让人感觉不舒服。人们会觉得这样功利地“搞关系”是错误的、肮脏的。
但事实上,并非所有带有目的的追求都让我们感觉到不适。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追求浪漫和爱情,同样是带有目的的追求,却是大众一直以来喜爱的情节之一。所以,让人觉得反感的,其实是我们对于交际的态度和思考方式
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是单方面的索取利益时,便很有可能心生厌恶。这时或许可以想想:我们能付出些什么?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显示,「付出」会激活我们大脑的奖赏加工区域,能激发积极的道德情感,这种积极情绪可以覆盖肮脏感等消极情绪。

而对于可付出的东西,有研究者将其分为两类:一种是直接的、可见的,如信息、资金、技术等,这些是人们默认应该付出的东西;但还有一种价值,是情感上的,比如给予赞美、关心和鼓励等,我们常常忽视这些可以潜在付出的东西。
此外,我们还应当相信:没有一段关系可以在付出不对等的情况下,长久地维持。我们要相信自己是具有魅力的,否则不会有人愿意与我们交往。
所以,自信点,真实地展现自己,反而有助于我们建立人际网。
什么是人际网
人际网,是由相互联系的人组成的群体。
大多数人的人际网可表示为三种简单的结构:扩张者、中介者、召集者。
不同的人际网结构具有不同的性质,就像石墨和钻石一样,虽然都是由碳元素构成,但用途大相径庭。
1. 扩张者
扩张者的人际网非常广泛,他们更重视弱关系的建立,会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结交新的朋友。但当他们需要维持社会关系,或者利用社会关系为自己或他人创造价值时,经常会遇到困难。
2. 中介者
中介者将来自不同社会圈子、平常互不联系的各方撮合在一起,以此创造价值。这样的重新整合使得他们的人际网具有巨大的信息优势和高度的创新性。
3. 召集者
召集者建立了紧密的人际网,他们的朋友之间彼此也是朋友,这使得TA们在群体中具有高度的信任和声誉优势,也满足了他们对身份认同、社交支持的心理需求。
总而言之,人际网无所谓好或正确,它是流动的,应该随着我们的生活、情感和工作需求的变化而变化。
扩张者的知名度、人气、权力,对于那些处于求职生涯早期,或者需要吸引关注的人往往是最有意义的;
中介者人际网的创新性,对于在工作中需要发挥创造性、独特性的人十分有价值;
召集者的信用和声誉,有助于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态,远离孤独、心理倦怠等负面情绪。
尽管人际网在不断变化,但与他人建立良好联结的办法是不变的,以下5种社交技能,有助于我们提升人际关系的质量。
5种社交技能
1. 分心会使关系疏远
假设在大街上,一只大猩猩与你擦身而过,你会注意到吗?虽然大猩猩在人群中真的很突兀很明显,但如果你正处于匆忙状态,确实可能难以注意到。
无意盲视,是指当人们没有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身边的人和事上时,尽管某种刺激非常明显,也很有可能难以察觉。社交过程也同样如此,在心神不定的状态下,我们往往会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而忽视他人的情绪表达
尤其是在今天,手机的存在更加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研究发现,在参加聚餐时,仅仅是把手机放在桌上,也会降低聚餐带来的愉悦感,长期如此会让彼此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所以,手机还是朋友,你选一个。
2. 看着对方的眼睛
一项跨文化的民族学研究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大都是由眼神交流开始的。当我们注视对方的眼睛时,我们的注意力、共情力、记忆力都会增强,这有助于我们理解他人的意思。
一项经典研究也表明,彼此相爱的夫妻在交谈中互相注视的时间比那些感情淡漠的夫妻长26%。
适当的眼神接触是必要的,但也不要盯得太久。有心理学家发现,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相互凝视10分钟,人们会逐渐感觉到自己游离于现实世界之外,长时间的对视甚至会让人出现“鬼怪般的幻象”。当然,如果你对此感兴趣的话,或许也可以试一试?
3. 提出最有力的问题
一项研究调查了人们在谈话中提出的问题数与对方对其好感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相比只被提问了寥寥几个问题的人,被提很多问题的人喜欢对方的比例高了9%左右。
但并非所有的提问都有同样的效果。提问有很多不同的类型,其中「跟进式问题」往往能起到很好的交流效果——指提一些与对方刚刚谈论的事情相关的问题。
这是因为,跟进式问题可以让你把注意力放在对方身上,促使对方的自我表露,从而建立起融洽的关系。
4. 首要义务就是倾听
真正的倾听要更加困难。一般来说,人的谈话速度是每分钟150个词,而人的理解速度则要比这快得多,因此在谈话中我们拥有的思考空间太大,以至于常常心不在焉。
提出跟进式问题的好处也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认真地倾听。但倾听不只是点头、微笑、提出跟进式问题、用自己的话重复对方的意思……这只是表明你听懂了对方的意思,但还不够。
倾听还要做到不急于下结论。换句话说,就是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让我们的观点和情绪影响到我们对信息的理解和接收。
5. 身体接触是社交媒介
身体接触听上去像是现代病症的万能解药:它具有减轻压力、降低血压、减缓心率等一系列神奇的功效。
在社交过程中,身体接触还可以传递不同的情绪:抚摸和轻拍可以表达同情、颤抖可以表达恐惧、击打和挤压可以表示愤怒……
研究发现,身体接触也是有技巧的——轻柔的爱抚只有在非常合适的速度和力度下才会让对方真正感觉到你的爱意。如果速度太慢会像蚂蚁爬过一般,速度太快则会让人感觉敷衍。
那么,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说,完美的触摸是什么样子的呢?

“嗯……要能感受到皮肤的温度……力度适中,以每秒3厘米的速度移动。”
这世界有那么多人
或许你听说过「六度分离」理论吗?最多通过6个人,你便可以认识世界上的任何一位陌生人。这是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通过实验得出的,又被巧妙地命名为“小世界问题”。
这个世界很小,小到让我们有机会认识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但这世界又有那么多人,多到我们只能留下寥寥几人。
你想认识谁,又想留下谁?
作者:阿某
来源: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编辑:华
本期封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