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祝福语 三明治的做法 红烧排骨的家常做法 小米粥的做法 小龙虾的做法 大闸蟹的做法 鲜贝的家常做法 卷心菜的做法 苹果派的做法 冬瓜的做法大全家常菜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百科 >

发热了该怎么办?这些降温措施赶紧来学

31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5-29 08:15:29    

暑假即将接近尾声

儿童的健康安全保障仍不能掉以轻心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聊

快乐暑假如何做好

儿童照护和健康管理

01 儿童发热

长时间高热对机体会产生很大的损害,甚至引起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而危及生命,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但如果发热程度不高,机体一般情况良好,或就诊不便无法及时就诊,可以先自行采取一些降温方法来缓解发热。

喝水

喝温开水最为宜,不宜喝冷水。喝水可以迅速补充体液,体液充足时热容量大,对降低体温有一定作用。喝水还可以促进出汗,出汗增加了蒸发散热,对降低体温有帮助。如果是风寒引起的发热,饮用一些生姜红糖茶有助于补充体液和发汗。

温水擦拭

当热度不高时,可以用毛巾在温水中(水温30℃左右为宜)浸泡拧干,擦拭全身,十分钟换一次毛巾。水分蒸发时可以加强蒸发散热,因此有降温的效果。

冰敷

主要原理是通过放在大血管走行处的冰与流动的血液进行热传导来降低体温。

具体做法:在塑料袋内装入冰块,扎紧,防止冰块融化后漏水,然后在塑料袋外面包上毛巾,将冰袋置于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的地方,冰块融化后仍未退热可更换;或用做好的冰袋当冰枕,亦可起到降温效果。

退热贴

退热贴目前已成为我国家庭的常备降温品。退热贴的退热原理为其内部含高分子水凝胶,可利用传导原理将人体热量传导到凝胶中,再通过水蒸汽的蒸发带走热量,对敷贴处降温而实现退热效果。

此外,退热帖中含的一些药物成分如冰片、薄荷等也有一定的清凉降温作用。

具体做法:将退热贴凝胶面直接敷贴于前额或颈部大动脉处,每贴作用可持续8小时,热度不退时可更换。贴时不要碰到毛发、伤口等部位。

发烧后要适当降低环境温度,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不宜将门窗紧闭,如气温较高时可以使用风扇或空调,以利于对流散热和辐射散热;

发烧时最主要的散热器官是皮肤,为了加强皮肤散热,发热时不宜穿过多衣服或盖过厚的被子,以利于传导散热和蒸发散热。

发热后多补充液体,可以多喝些果汁,不宜大量补充营养,以防加重胃肠道反应。

如果发热程度较高、持续不退,或自觉身体不适十分明显,则必须及时至医院就诊。

小贴士

发热是我们每个人都遇到过的

最常见的不适症状

发热按程度可分为(口温)

低热:37.3~38.0℃;

中等热: 38.1~39.0 ℃;

高热: 39.1~41.0℃;

超高热:41℃以上。

02 儿童高热惊厥

高热惊厥又称“热性惊厥”,俗称“抽风”,是小儿常见的危急症状之一,尤以婴幼儿(6个月~3岁)多见,男孩稍多于女孩,绝大多数的孩子5岁后不再发作。

凡由小儿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所致38.5℃以上的发热,伴有中枢兴奋性增高、神经功能紊乱而致的惊厥称为小儿高热惊厥。常有突然神志不清,四肢抽搐,双眼上翻,口吐泡沫,脸色发青,口周发青等临床症状。

小儿发生高热惊厥后

宝爸宝妈们应该这样做

急 救 处 理

首先呼喊,请求帮助,将患儿放在平的地面上或者床上,不要抱在手上,让患儿取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第二步要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衣领,用纱布或软毛巾包裹压舌板或汤匙放于上、下磨牙间,防止咬伤舌头,同时用手绢或纱布及时清除患儿口、鼻中的分泌物。

其次是控制惊厥,避免用指甲按压,以防患儿皮肤损伤,并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尽量少搬动、晃动患儿,减少不必要的刺激。惊厥发作一般在2分钟内停止,如果还未停止,及时拨打120。

随后进行降温。

这些急救步骤做完之后,请及时就医。

03 儿童“多动症、抽动症”

多动症、抽动症是两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由于大多数家长缺乏对“多动症、抽动症”的认识、甚至混为一谈,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或没有选对治疗方法,致使各种症状伴随着孩子成长,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学业成绩。下面三招有助于家长初步识别“多动症、抽动症”。

招数一:“多动症”有别于好动、调皮。好动、调皮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如果孩子躯体活动明显比同龄儿童多,行为缺乏目的性,且自控力差,在多个场合中都不能安静下来,就要警惕您的孩子是否患有“多动症”。

招数二:“多动症”不一定都多动。“多动症”全称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有三大核心症状,即注意缺陷(通俗而言是易分心、不专心)、多动及冲动。有的孩子以注意力缺陷为主,有的以多动、冲动为主,更多的则是三者并存。这种容易被忽视的“安静的”多动应当引起家长注意。

招数三:频繁做鬼脸——当心“抽动症”作怪。有些孩子喜欢不同场合地频繁挤眉、眨眼、摇头、噘嘴、耸肩、扭颈、有的喉中发“吭吭、喔喔”异响,说脏话等。家长以为是孩子不学好、染上了坏习惯,而大声制止或批评警告,甚至棍棒相加,但丝毫没有改正的迹象。

出现以上表现的小朋友家长,不要犹豫,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治疗,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最理想的恢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