鮟鱇(ān kāng),俗称蚧巴鱼、蛤蟆鱼、海蛤蟆、琵琶鱼等,一般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深海水域。属硬骨鱼类,鮟鱇目、鮟鱇科,为近海底层肉食性鱼类。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也见于北冰洋,中国沿海均有产。
鮟鱇目包括3亚目16科约64属265种,是个复杂的大家族。
鮟鱇头部上方有个肉状突出,形似小灯笼,是由鮟鱇鱼的第一背鳍逐渐向上延伸形成的。小灯笼之所以会发光,是因为在灯笼内具有腺细胞,能够分泌光素,光素在光素酶的催化下,与氧作用进行缓慢的化学氧化而发光的。深海中有很多鱼都有趋光性,于是小灯笼就成了鮟鱇鱼引诱食物的利器。
大家印象中的鮟鱇鱼是不是都又丑又凶还带个灯笼呢,这个想法其实是不全对的,鮟鱇亚目、躄(bì)鱼亚目其实没有的,只有真正生活在深海的角鮟鱇亚目部分种类雌鱼拥有,如图。
但是也别看角鮟鱇长大那么丑,但是当它还是幼年的时候,身体周围有一层梦幻的保护膜。小气泡泡一样地漂浮在海面上,等长大后,就只能跟雌鮟鱇一样在海底缓慢活动了。
下面由我们鮟鱇中的鱼类颜值天花板登场–躄鱼亚目-蝙蝠鱼科-红唇蝙蝠鱼。
下面是它的自述,大家掌声欢迎(●°u°●)」
诸位好~,妾身可是世界上最妖娆的鱼噢,来自著名的加拉帕戈斯群岛,吾的“烈焰红唇”如何,身边的众卿经常问我要色号呢。
不仅如此,我还是擅长“走路”的鱼,我特化的胸鳍和腹鳍形成的“四肢”可以像陆地生物一样在海底走来走去。
(才不会告诉你,我的“四肢”,并不是真正的“四肢”,而是我胸鳍内连接鳍和胸带骨发生延长,形成手臂一样的“假臂”结构,假臂末端的鳍向前弯折,就变成了“胳膊”的形状。腹鳍也前移,到达喉部,与胸鳍一起,变成了支撑身体的“四肢”呢。)
让人心酸的是,我虽拥有了大多数鱼所没有的“行走能力”,但是游泳能力变得“惨不忍睹”,因为游泳速度很慢,常需要借助与栖息环境相近的颜色,才能很好地隐藏自己,而“存在感”的红唇,则又会使我容易被发现。
也有人说我“一脸凶相”,实际上我偏性情温和,不会随意攻击其他生物。
认识完了我们鮟鱇家族的“惊艳”的一员,再来由我介绍另一位会“卖萌”的–躄鱼亚目-躄鱼科成员。
“躄”在汉语里是“跛脚”的意思,因为它在海底移动的时候看起来一瘸一拐的,故叫躄鱼。躄鱼科也有个有趣的别名叫「青蛙鱼」(Frogfish),这是因为它的胸鳍延长具柄,前端呈趾状,也像是青蛙的脚一样。
它生活在温带及热带的珊瑚礁或海藻繁茂的海底,别看它这么萌,其实是肉食性的。作为“鮟鱇族人”,躄鱼们当然也不会给家族丢脸,它们跟表哥表姐们一样,个个都是海洋里“钓鱼高手”。第一背鳍的第I硬棘特化为吻触手,较长,末端具钓饵(Esca),呈叶形皮瓣,上有许多细丝状突起,这是它们的得力“钓鱼”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