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字念什么?
在普通话中读niú,但在很多地方却是读成óu,比如在河南中东部一带。北方很多地方都是这样读的。虽然还是阳平字,但调值为41,就是降调,听起来与普通话的去声相近。
从语言学上解释,牛字本为疑母字,声母为ng,至近代,疑母字分化,或归入泥母,读n,如北京话;或变为影母,成为零声母,河南话中的牛字读音为后者。
除姓氏外,牛、黄牛、牛虻、牛肉,其中牛字皆作零声母读法。
三四十年前,向普通话看齐的新读法开始出现。一些新词,只有新读法,老派读音渐渐式微,像牛字单用时,牛虻、牛肉,都出现两读,而且新读法居优势地位。
只有像“麦牛”(一种藏在小麦等粮食里如蚂蚁般大小的黑色小飞虫)等极少词,仍保留传统读音,不过也持续不了太久。因为农村生活方式正迅速改变,向城里靠齐,播种、收割、晾晒,都越来越机械化了,词语消失,读音当然也无法独存。
语言的变化背后是人,一代有一代的新风尚,变化由此产生。大规模的变迁,离不开广泛的语言接触。词汇成为排头兵。外来词带来新概念,本地语言中无此表达时,只好连词带音一同照搬。然后在规律作用下,同系列的词汇随之变化。如水面投入石块,涟漪逐渐扩散整个池塘。
从前的日子慢,语言的变化自然也慢。历史上的几次大变迁,均与乱世流离造成的人口大减员、大迁徙有关。
三国纷扰,五胡乱华,各各乱个不休,中国分裂数百年,汉语由此告别上古阶段,迈入中古。颜之推感叹南北语音皆不正,“南染吴越,北杂夷虏”。隋初几位名流聚会,吐槽完各地语音谬误,议定了标准,“我辈数人,定则定矣”。这就是著名的《切韵》,中古音的语音标准。
当然,限于书面语的作诗写文。语音变化不会停步,只是有时慢,有时快。
蒙元的南下,对中华是个大事件。汉人第一次彻底失掉了统治权,崖山以后无中国。汉语也由此进入近代。元代周德清写用于唱曲的《中原音韵》中,入声已经消失,进入了其他三个声调中。
改革开放前,人口的流动被严格限制,偶尔的露天电影是村里难得的盛会,十多里外的人都会赶来,真是人山人海,连银幕背面也坐满了观众。电视机更是奢侈品,14寸的黑白屏,邻居们挤满小屋,有时不得不放在街上。
如今电影已不新鲜,电视也渐渐普及,识字人群迅速扩大,打工者成群结队。普通话作为强势语音,真正得到普及,其锋芒令其他方言黯然失色。
方言之间也在不断博弈,此消则彼长。
实力才是王道。港台腔曾一度风行,现在只沦为小品剧里骗子的标准口音。河南话和东北话、四川话,都是影视与小品中搞笑的常用素材。
不过规律总有例外。方言中核心词汇读音,抵抗力最强。一些独有的词汇,也因其独特,免受强势语言影响而保持不变。外力一旦减弱,这些词的读音便保留下来,成为例外。目前的多音字,多是历史上抵抗的遗留。
孤僻荒岛,语言变化最慢,一旦接触外面的世界,则变迁加剧,难以阻挡。从这个意义上说,方言的消亡是必然的趋势。天下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