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上帝把极致的风景都藏在荒野深处,要靠近,要抵达,总是没有那么容易。”
如果你喜欢探险,那一定要去一趟塔克拉玛干沙漠,那里处处都书写着生命的传奇和自然的沧桑。
可以说,那里有探险者想要的一切奇幻和神秘。
西北的荒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第一大沙漠,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中部。东为罗布泊洼地,南依昆仑山,西临帕米尔高原,北靠天山。
千百年来,这片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沙漠让无数西域商客望而却步。楼兰、精绝等古西域曾孕育出的文明都已深埋在沙漠中,只留下一片寂静…
近日,一段视频在网上引起了关注。视频内容大致是:一位小伙走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地上 ,仿佛在充气蹦床上,一蹦一跳,起初小伙玩得不亦乐乎,享受着这种神奇的现象。
其实这和非牛顿流体力学的原理十分类似,站上去就不能停下,停下来就会陷阱去。果然小伙下一秒就双脚陷入地面,经过朋友的帮助才脱离危险。
看完视频后,我替视频中的小伙捏了一把汗,幸好有同伴在身边,遇到的也不是流沙地,不然在这片大沙漠中后果真的不敢想象。
所以大家外出游玩探险,要牢记安全第一。探险不是冒险,不能用生命去冒险。
神秘罗布泊
禁止非法穿越的路牌立在路边,散发着神秘又禁欲的气息。
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罗布泊,也算是最具神秘色彩的地方。
罗布泊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谜,一个永远也解不开的谜。
罗布泊,地处中国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位于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最东边,是世界上著名的干旱中心。
罗布泊和因它而繁盛的楼兰古国,一度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探险者。
地球之耳—罗布泊
罗布泊也被称为“地球之耳”,是因为罗布泊从卫星拍摄的图片来看,酷似人的一只耳朵,不但有耳轮、耳孔,甚至还有耳垂,故因此得名。
关于罗布泊的形成也有很多说法,有观点认为,这主要是来自天山南坡的洪水冲击而成,洪水流进湖盆时,挟裹着大量泥沙,溶蚀着原来的干湖盆,按着水流方向,形成水下突出的环状条带。
罗布泊的探险者
罗布泊一直都带有神秘的色彩,不绝于耳诡异的传说一直为世人津津乐道。
在建国初期关于罗布泊的记载大都是外国人写的,与罗布泊生存在同一片土地上的我们却对它了解不多。
所以当时在政府的支持下,彭加木以及他的科考队开始了横穿罗布泊之行,罗布泊的未解之谜也就此开始。
时间回到1980年6月17日,这一天彭加木和他的科考团队,开始了对罗布泊的第三次科学考察。
刚开始的时候,考察进行地非常顺利,任务几乎快要完成了,但对彭加木来说还有一个遗憾就是在这次考察中并没有找到矿产资源。
对此彭加木并不甘心,他提出要继续考察。但是他的团队表示反对,因为他们携带的物资和水都不够了。罗布泊环境恶劣,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在彭加木的坚持下,考察继续进行,但是直到科考团队的储存的汽油和水都用完的时候,依然没有找到矿产资源,科考团队只能向基地求救。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彭加木却独自离开,只留下一张纸条:我去找水了。
就这样,彭加木与科考团队彻底失去了联系,失踪了。
据说当时派出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搜寻彭加木,在搜救过程中发现了很多其他动物的遗骸,但就是没有发现彭加木。
彭加木失踪之后,关于彭加木失踪的说法有很多,但彭加木到底遭遇了什么?我们无从知晓。
不过彭加木的精神却值得我们学习,他心里始终牢记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顾危险前往罗布泊进行考察,为了能够完成任务,他早已经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后人为了纪念彭加木建立了彭加木纪念碑,来往的人都会在纪念碑前放上一瓶水。
如果有一天你在罗布泊没水喝,可以到彭加木的墓前,取一瓶生命之水。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GPS等先进的定位手段加上交通工具的升级,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已经成为了无数探险者和自驾爱好者们最期待的一件事。
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修建的柏油路,两边还做了固化风沙的网,种上了沙漠草,如今的死亡之海,已不似从前那般荒凉。
行驶在沙漠公路上,看不到任何时间可以衡量的尽头,城市已是远方。旅行不是目的,在路上才是心神荡漾。
在路上,找自己
我们可以在无垠的沙漠下狂奔,气喘吁吁地跑上沙丘,去看浪漫的日落和星星,欢呼着顺着沙子滑下来。
去尽情释放自己,卸下所有的烦恼。
去新疆,不仅要看看喀纳斯的森林、伊犁的草原,还要去逛逛神秘的沙漠,邂逅来自西域的驼队,寻找被沙子淹没的古城,听听彭加木的故事,在沙漠里坐越野车、徒步,夜里守着漫天星空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