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
惊 jīng:异写,上下结构,上斜下正。
上部“敬”字整体抗肩, 左低右高。左边“苟”取斜势,稍高:上面“卝”头为草书写法,点、撇紧凑呼应,角度稍立;横画偏左,露锋入笔,大抗肩,过撇尖即收。“句”的撇笔从横画中间起笔,勿长、勿重;横折钩在撇肚处虚接起笔,横画稍平,勿长,接着轻顿写竖钩,竖左斜,略弯,钩稍大;里面小“口”靠左,斜势抗肩,大小适宜。右边“攵”要写扁,左收右展:首撇起笔稍高,注意角度;横画要短,大抗肩;撇笔要偏左,稍弯,不可写长,以避让下部的笔画;反捺稍平,要伸展以平衡左边。
下部“马”旁要上靠,上收下展。左竖紧挨上部竖钩的中部起笔,向下渐轻,略左斜;横画均为左尖横,等距抗肩,注意形态的变化;右竖相对横画位置稍偏右,稍重,略左斜;横折钩与左竖实接起笔,横画不要写重,抗肩,稍呈拱形,到位后稍向右下方轻带、顿笔,转锋写竖,比上部的斜竖稍重、稍弯、稍短,钩稍小,注意指向不同;最后四点靠紧“马肚”,间距均匀,轻重得当,指向各异。
颜真卿
柳公权
褚遂良
欧阳通
米芾
王羲之
赵孟頫
怀素
隋 智永 《真草千字文》 |
隋 智永 《真草千字文》 |
唐 柳公权《玄秘塔碑》 |
唐 颜真卿《多宝塔碑》 |
宋 黄庭坚《自书松风阁诗卷》 |
元 赵孟頫《烟江叠嶂图诗卷》 |
唐 孙过庭 《书谱》 |
宋 米芾 《箧中帖》 |
明 祝允明《行草牡丹赋》卷 |
隋 《董美人墓志》 |
元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 |
唐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