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摩尔定律
图1于1965 年4月19日由 Gordon Moore 在他的论文“Cramming more components to integrated circuits”(计算机历史博物馆)中发表。
图 1 由 Gordon Moore 先生首次发表的“摩尔定律” 资料
该图的纵轴是每个集成功能(半导体芯片)的组件(晶体管)数量。此外,由于它被写成Log2,这表明晶体管的数量将呈指数增长。
不过,这个数字只写了1959年到1975年,不能读成“集成水平在两年内翻倍”。
之后,1968年与罗伯特·诺伊斯一起创立英特尔的戈登·摩尔在1975年修正了摩尔定律,称“晶体管集成度每两年翻一番”。截至目前,晶体管的集成度以“每两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换句话说,半个多世纪以来,摩尔先生 1965 年的预测一直是半导体行业的指南针。
而摩尔定律的延续背后还有另外一条定律。
登纳德缩放比例定律
1974年,也就是摩尔先生修正摩尔定律的前一年,IBM(美国)的登纳德写了一篇论文,指出“按照一定的规律小型化会提高晶体管的速度,降低功耗,提高集成度”。宣布(图 2)。这被称为登纳德的“比例定律”。
图2 Dennard 的比例定律 来源:“具有非常小物理尺寸的离子注入MOSFET的设计”,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 SC-9 (5)
例如,如果我们将图3中的K=2代入,那么晶体管的电路延迟将减半(换言之,速度将增加一倍),功耗将是1/4,集成度将是4倍。此外,每个晶体管的成本也降低了四分之一。
换句话说,如果按照登纳德的“比例定律”将晶体管小型化,提速、功耗、高集成度、成本降低都可以一下子实现,不需要任何电路上的巧思。
简而言之,摩尔定律是增加晶体管数量的罗盘,登纳德的“比例定律”是小型化时性能更高的定律,是汽车的两个轮子,随之而来的是“晶体管集成度在两年内翻了一番,晶体管尺寸在同样的两年内缩小了70%”,这已经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图 3)。
图3 延续50多年的摩尔定律(背后有登纳德比例定律)
摩尔定律的本质是什么?
让我们重温一下摩尔定律的本质。2023年2月20日,笔者参加了日本晶体管研究的领军人物、东京大学高木真一教授举办的“半导体器件入门”(科学技术主办)研讨会。想重新学习一下晶体管的基础知识,研究一下晶体管的技术动态。
听了高木教授的讲座,让我明白了摩尔定律本质的新含义。这是因为高木教授对摩尔定律的本质进行了如下解释(图4)。
图 4 摩尔定律的本质
第一,晶体管的小型化提高了半导体的附加值。这是因为小型化使得以更低的成本实现更高性能的半导体成为可能。
第二,这种小型化和高集成度的半导体可以扩大市场并获得巨大的利润。
第三, 利润将用于下一步的小型化研发和资金投入。
也就是说,摩尔定律的本质就是让这个循环一直循环下去。而通过不断循环这个循环,摩尔定律一直延续了50多年。
下面,我们表明半导体制造商的成功取决于他们保持上述循环运转的能力。
Rapidus和台积电之间的巨大差异
笔者一直对日本新公司Rapidus持负面看法,Rapidus在2022年10月宣布2027年前量产2nm逻辑半导体,做不到的根本。
如果思考一下Rapidus是否能实现图4中的循环,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认为 Rapidus 不起作用。Rapidus已宣布到2027年将投资2万亿日元用于开发,3万亿日元用于量产,总计5万亿日元。这笔资金可能会暂时由政府补贴支付。
这对应于图 4 中的第三点,但不可能在第一点之后进行到第二点。换句话说,即使制造出2nm的逻辑半导体(虽然笔者认为很困难),也不可能用该技术实现“第三点,市场扩张和巨大利润”。这是因为没有无晶圆厂公司将生产外包给 Lapidus。如此一来,就无法获得“巨额利润”,也无法投入到2nm之后的下一个1.4nm。
另一方面,走在微型化前沿的台积电,成功循环了摩尔定律的循环。
作为这一点的证据,如图 5 所示,他们已经成功地量产了最先进的半导体,并增加了销售额。尤其是在7nm之后,它成为了唯一的赢家,几乎垄断了最先进的半导体。因此,7nm及以下的销售额比以前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