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祝福语 三明治的做法 红烧排骨的家常做法 小米粥的做法 小龙虾的做法 大闸蟹的做法 鲜贝的家常做法 卷心菜的做法 苹果派的做法 冬瓜的做法大全家常菜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百科 >

盐官镇属于哪个市(海神庙——浙江省海宁市盐官镇)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3 08:18:21    

海神庙--浙江省海宁市盐官镇

盐官因潮而生,依潮而兴。盐官自古就和钱塘潮密不可分,涌潮带来大量海水,让这里的滩涂成为了天然的盐场。西汉时期,吴王刘濞在此设司盐之官,“盐官”因此得名。公元558年,南朝陈武帝设海宁郡,寓意“海洪宁静”。1300多年间,这里一直都是海宁郡、州、县治所在。

海神庙俗称“庙宫”,位于浙江省海宁市盐官镇春熙路150号。清雍正八年(1730年)始建,占地四十余亩,分南北向三条轴线,中轴线上有山门、仪门、正殿、御碑亭和寝殿,各殿之间以石筑甬道相接。东西两轴有天后宫、雷神殿、水仙阁、斋厅、道院及亭台池轩等建筑。山门前有石筑广场,有石狮一地、旗杆石二方、跨街石坊二座。

前临河,河承庆成桥,桥南有草场及歌楼。庙专祀“浙海之神”,并列祀海神及有功于海塘者,清时均官祭,祈求神“昭灵默佑,惠我蒸黎”。全庙建筑按照清官式做法建造,规制宏丽,并因清帝多次御临而驰誉江南,遗有雍正与乾隆之父子合碑。现尚存中轴线上诸建筑及门前的石筑广场、石狮、旗杆石、石坊和庆成桥,占地约十五亩。该庙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海神庙之一,也是江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敕建官式建筑遗存这座供奉海神的庙宫,地位相当地高,号称“江南紫禁城”。

海神庙前东西方各有一座汉白玉石牌坊,均是皇家风格建筑,东坊嵌有石匾两面分别为“保厘东海”和“作镇南邦”题刻。

西边也有一座汉白玉石牌坊,西坊中嵌有匾额,两面分别题有“雨阳时若”和“仁智长宁”,为清代书法家陈邦彦题额。

海神庙前有玉带河,玉带河上的安庆桥,规模虽小,然通体使用汉白玉,精雕细琢,浑然天成。海神庙,专祀“浙海之神”,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山门,海神庙被称为“庙宫”

庙前一对汉白玉石狮,雕刻精美,造型生动。

庙门侧墙嵌道光十六年“东西两墙修建石柴土工纪成”碑。

穿过山门,直面仪门。

仪门东西侧原有的钟鼓楼不知毁于何年,不见踪迹,只留两处曾经的碑亭,但如今有碑无亭。西侧碑,为“清重修海神庙纪碑”;东侧碑双面无字,推为近年重置。但它碑帽的年龄似乎并不短,新碑戴旧帽?

正殿两侧有东西配殿。东西两配殿从祀历代治水殉难的官民,后面与盐官海塘一起列专集介绍。

仪门与正殿之间设一鼎,鼎身环铸“保釐东海,永庆安澜,国泰民安”等字样。

海神庙的正殿为重檐歇山顶式仿宫廷建筑,大门设六柱五间。

正殿内祭祀着传说中的“浙海之神”——是一位在佛道儒等古今中外神祀中查不到户籍的神。两侧抱柱联:“百谷归墟,泽汇江湖资利济;三亹循轨,潮平龛赭庆安恬。”“浙海之神”头戴珠帘皇冠,身穿金色龙袍,双手紧握上朝令牌,俨然一副皇帝坐朝的打扮。

浙海之神,即钱塘江海神。

雍正即位后,对“受职于天,德被于民”的明神非常崇敬。雍正二年,潮涌堤溃。朝廷以为是小民“慢神亵天”,要求百姓虔心敬神。此后七年虽经风浪,而堤防无恙。大家更相信是大海之神昭灵默佑。浙江海宁濒钱塘之冲,地利位置显要,雍正以为“神之御患捍灾莫此为大”。故特发内帑十万两,于雍正八年始建海神庙,以崇报享。

庙建成后,在大殿正中供奉一位虚构的“明神”,即被敕封为“宁民显佑”的“浙海之神”。另有二十位海神配食从祀,以保佑沿海(江)人民不受潮水侵犯,安澜永固。

殿内几块横匾,分别为:“澄澜保障”、“朝宗效祉”和“鳀壑镜澄”,原匾为乾隆、道光和同治三帝书,后毁于兵燹,此乃今人重书。

正殿西祀伍子胥,传说他死后化身钱塘潮神。伍子胥(? -前484),名员,春秋楚人,吴国大夫。因父伍奢兄伍尚为楚平毓所杀,子胥投奔吴国,佐吴伐楚。后败楚,掘平王墓,鞭尸三百。又佐吴败越,越王勾践请和,夫差同意。子胥力谏不听又被太宰嚭谗言以致惹恼吴王,赐“属镂”剑令其自刎。子胥预言吴如此下去必将为越所灭,夫差大怒,令人用草席包裹伍子胥尸体,浮于钱塘江上。传说这天是农历“八月十八”,伍子胥为泄愤,化身为潮怒吼。故人们又把伍子胥称为“潮神”,并相继在海宁盐官和杭州吴山建了伍王庙和伍员庙以祭祀。康熙六十一年从祀潮神庙,雍正三年敕封英卫公,十一年配食海神庙。

东祀吴越王钱镠,“钱王射潮”的典故即出于此。钱镠(852-932),字具美,(--作巨美),临安人。五代时吴越国建立者。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封为吴越王。在位期间,曾在太湖流域,建造堰闸,以时蓄泄,并建立水网圩区维修制度,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天宝三年(公元910),钱镠在杭州采用“石囤木桩法”构筑海塘,以石块和木桩代替泥土,坚固而不易崩坍,后称“钱氏旧法”。海塘历经八百多年风雨海潮,对沿海人民生命财产、经济发展贡献极大。

历史上还有“钱王射潮”筑海塘之说,在百姓中流传极广。为了纪念他,人们把他立为海神祭祀。于清康熙六十一年从祀潮神庙,雍正五年敕封诚应武肃王,雍正十一年配食海神庙。

外侧柱还有一副抱柱联。上联:“万派清平神霛(灵)镇,扬威显赫”。下联:“千秋俎豆黎庶见,载德虔诚”。

正殿后面是海神庙存留的最后一幢建筑,重檐八角御碑亭。内供雍正、乾隆父子两人的御笔碑刻。阳面是雍正的《御制浙江海神庙碑文》;阴面是乾隆的《御制阅海塘纪》。庙中设有一座御碑亭。五米高的汉白玉石碑雕龙画凤,纹饰精美,正面是雍正题写的《浙江海神庙碑文》,背面是乾隆撰写的《阅海塘记》。父子两帝,同书一碑,在历史上十分罕见。

乾隆六下江南,四次到了浙江海宁。乾隆到海宁主要是巡视海塘的修建,足见对海塘修建的重视程度。《阅海塘记》中写道“数郡民生休戚之关,孰有大于次者”。可见,在乾隆皇帝心中,修筑盐官海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项大事。

历史上,乾隆四访海宁,都住在盐官古城的安澜园里。看到海塘稳固,经济繁盛,高兴之余,他还效仿先贤,观潮题诗。“镇海塔旁白石台,观潮端不负斯来,塔山潮信须臾至,罗刹江流为倒回”。

钱塘江畔不仅留下了帝王的身影,也迎来过革命先驱的到访。20世纪初,孙中山来到了这里,当他看到犹如万马奔腾的潮涌时,深受启迪,说出了“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的豪言壮语,并写下“猛进如潮”四个大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