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温度明显下降了,很多人迫不及待地去想着给月季花冬剪,这可不是着急的事,月季花不休眠,就不能急着修剪。
那么,怎么来判断月季花是不是休眠了呢?
想要判断月季花是不是进入休眠期,可以根据养殖环境和生长状态来进行分辨。

月季花在休眠期的表现:
①月季花的环境
观察月季花所在养殖环境的温度,就能知道月季花是不是已经进入了休眠期。
只要环境温度达到5℃,并且持续一段时间,月季花就会进入休眠期。如果,环境温度有起伏,那么月季花不一定进入休眠期。
还有就是那些阳台上的微月盆栽,也要注意,气候温度只能是一个参考,还是要看环境温度。

②月季花的枝干
月季花是不是进入休眠,可以观察它的枝干,进入休眠期的月季花,它的枝干会变红,一般来说是紫红或者是褐色。
而没有进入休眠期的月季花,枝干是绿色的,这是不是很好分辨的。

③月季花的花苞
有些月季花,会一直在开花,但只要进入休眠期之后,就会停止开花了。最直观的就是看它的那些花苞。
原本逐渐变色、膨大的花苞,突然间变得迟迟打不开了,也就是说,开花就像是按下了暂停键,花苞虽然还在,但是已经开不起来了。
而这也是月季花进入休眠期的表现之一。

④月季花的芽孢
月季花的芽孢,一直都是很多的,但是在月季花进入休眠期之后,这些芽孢看似十分的饱满,还会变红,但就是不会破口萌发了。
而且,以前那些修剪过的地方,还会不同程度地出现盲芽。

⑤月季花的叶片
大部分处在低温环境的月季花,会落叶。也就预示着它已经进入了休眠期。
不过,这里有一部分的月季花却有着不同的表现,比如说品种不同,或者是苗龄不一样,那这个叶片的表现就不一样。
比如说,有些月季花,在休眠之后,也会有叶片,但植株上有30%以上的叶片会变黄、干枯,状态看上去,也不是很精神,基本就可以判定,进入休眠期了。

⑥月季花的根系
虽然月季的根系不太能观察得到,有上面5点也足够判断月季花是否进入休眠期了,但还是和大家分享下月季花休眠期主根的变化吧!
休眠期的月季花,主根会变粗,颜色会发黄或者是褐色,毛细根会逐渐地干枯消失。
如果,你在月季花的休眠期,不得不换盆,可以注意下。

月季花进入休眠期,生命活动会降到最低,植株会停止生长,叶片、茎秆等都会停止吸收和运输养分,而枝干、叶片中的营养物质会回流到根系中,储存起来。
等到春季回暖,萌发出新芽、新枝之后,根系会开始把存了一个冬季的养分进行分配,让其快速生长,这也就是春季月季花长势迅猛、爆花的原因。

知道这些之后,是不是觉得之前和大家提到的,月季花休眠之后,要进行强剪、施肥的原因了吧。
都是为了让月季花能继续更多的养分。
那么,虽然在之前的文章里已经和大家详细地阐述了冬季月季花强剪的一些经验,但在这里再做个补充:

1、江浙地区
江浙一带,温度一般不会很低,但冷起来,真的是非常冷,不过想要修剪月季花,还得等等再等等,直到完全出现上述的状态之后,确保月季花休眠之后,再动手。

2、南方地区
说到南方地区,等月季花进入休眠期,那确实是为难月季花了,而且,月季花不仅没有休眠期,甚至还能不断开花。
但即使如此,在冬季,也要给月季花进行适当的整形修剪。不过,得等到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大概是在1月的下旬,可以修剪掉月季花的大部分枝条。
不过,可不能重剪了,要给月季花留下适当的枝条和叶片,因为它们并没有休眠,需要进行光合作用。

3、冬季施肥
在北方,可以直接把有机肥堆在月季花上面,还能起到保温的效果;像江浙一带,可以在1月份左右,用生鱼肠作为肥料给月季花使用;而南方地区,不能用生肥,最好是腐熟的有机肥浅埋即可。

写在最后:
月季花要冬剪,可别着急了,等到月季花出现6个特征,就是休眠期到了,大家就可以动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