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的叶片是兰花健康状况的晴雨表,通过观察兰花叶片的颜色和状态,我们可以了解到兰花的生长态势和生理状况。一般情况下,健康的兰花叶片应该呈现翠绿色,富有光泽,生机勃勃。然而,当兰花出现问题时,叶片会出现发黄、发黑、溃烂、蔫萎等状况。
首先,如果兰花才上盆没几天叶片就发黄枯萎,且发黄的叶片是兰苗外部的叶片,整片叶子从叶尖开始均匀且迅速地黄化蔫萎,那可能是正常的生理性老化现象,也称为退草。这是由于兰花正常的新陈代谢导致的,不必过分担心。

如果新苗叶心发黄,那就需要注意了,这是细菌性的软腐病。软腐病能以极快的速度让兰花出问题,例如在一个星期内就可以导致兰花死亡。尤其是在夏天,几天的时间就足以毁灭一盆健康的兰花。软腐病通常在新苗上比较常见,表现为兰花叶片从内向外、从下往上迅速发黄、腐烂,并且可以轻松拉断,断口有明显的臭味,一般是浇水进叶心后没有及时风干导致的。
如果是老苗叶心发黄,是茎腐病,茎腐病通常是由于兰花分苗过程中出现伤口,并且没有及时处理,上盆后直接暴露在不洁净的植料中所导致的。此时,植料中的有害细菌或病菌会通过伤口侵入假鳞茎,感染兰花,使叶片迅速发黄蔫萎。

如果确定是茎腐病,应立即切除染病的兰花株。所有受感染的部分都需要被切除,不仅仅是看叶片是否发黄蔫萎,更重要的是观察假鳞茎的切口。如果切口在干燥环境下,在空气中暴露15-30分钟后发生发褐现象,那就需要继续切除,直到切口暴露在空气中15-30分钟不发褐为止。在处理软腐病时,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宁可多切也不能少切,每切一次,工具都要消毒一次,避免交叉感染。
此外,兰花分苗伤口一定要用杀菌剂进行封口处理,同时对植料和盆具也要进行杀菌消毒,最好直接蒸煮以确保彻底。生了病的兰花上盆后最好还是将其与其他健康的兰花隔离养殖,以方便进行后续观察,并降低感染其他病害的风险。

总之,通过观察兰花叶片的颜色和状态,我们可以了解到兰花的健康状况。当兰花叶片发黄、蔫萎时,需要留意是否是生理性老化或细菌性的软腐病所导致。对于软腐病,及时切除染病部分,并加强对分苗伤口和盆具的消毒处理,有助于保护兰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