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祝福语 三明治的做法 红烧排骨的家常做法 小米粥的做法 小龙虾的做法 大闸蟹的做法 鲜贝的家常做法 卷心菜的做法 苹果派的做法 冬瓜的做法大全家常菜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百科 >

厚朴的功效与作用 能推动胃里食物往下走!是非常好的行气消胀的药!

607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01-17 16:32:03    

厚朴,因其木质朴而皮厚,故名厚朴。以四川、湖北所产质量最佳。

有部电影叫《黄连厚朴》,里面有个对联是:云过黄连淡,风来厚朴香。厚朴是一味有芳香气味的中药。

厚朴是非常好的行气消胀的药,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胃肠气滞胀满能推动胃里的食物往下走

比如有人本来没有那么虚,吃了太多人参、黄芪这类补气药,导致气滞、胀满,可以用厚朴来消胀。

厚朴,能推动胃里食物往下走,用于脾胃湿气所致胃胀、食欲不振

厚朴

一、传统功效与应用

1、脾胃不和所致胃胀痛、腹胀痛、食欲不振

可用于湿阻、食积、气滞等引起的胃胀痛、腹胀痛、食欲不振、呕吐、恶心、反酸、大便溏稀、舌苔白腻等症状。

(1)湿阻+气滞导致的胃腹胀满、呕吐食少

  • 可单用,以姜汁炮制,称为姜厚朴,增强化湿行气、除腹胀满的效果。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平胃散,用厚朴配伍苍术、陈皮、甘草,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消化道功能紊乱、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湿滞脾胃证者。
  • 《伤寒论》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以厚朴配伍人参、生姜、半夏、甘草,用于脾胃气虚,运化失常,导致的腹胀满,食欲不振。
  • 临床曾用于胃食管反流病,以川厚朴配伍半夏、苏叶、茯苓、甘草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河南中医,2012,32(1):20]。
厚朴,能推动胃里食物往下走,用于脾胃湿气所致胃胀、食欲不振

胃食管反流病,常见反酸、烧心、打嗝等症状

(2)湿温初起、夏伤暑湿所致胸闷食少、呕吐

  • 用于夏伤暑湿,或以感染以湿邪为主的流行时疫,导致湿浊内阻,引起发热头痛,胸闷腹胀,口甜,苔腻等。
  • 可配伍佩兰、陈皮、大腹皮等。
  • 亦可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藿香正气散,用于胃肠型感冒、急性肠胃炎、阴暑证有以上症状者。

(3)食积所致消化不良、胃腹胀满

  • 常配伍山楂、神曲、麦芽、谷芽等消食药,用于食积所致消化不良、胃腹胀满、嗳气打嗝、反酸。
  • 也常配伍枳实、白术、茯苓、半夏等,行气健脾,用于食积不化,胃胀满。

(4)气滞所致食积、腹胀痛、便秘

  • 《伤寒论》大承气汤,用厚朴配伍大黄、芒硝枳实,用于实热积滞所致便秘,腹痛胀满。
  • 临床常用于肠梗阻,用厚朴配伍枳实、大黄。[中医药学报,1989,(5):39]。
厚朴,能推动胃里食物往下走,用于脾胃湿气所致胃胀、食欲不振

腹胀

2、湿盛、寒湿所致腹泻、痢疾

  • 厚朴第二个功效是化湿
  • 肠胃湿邪偏重,大便如水样腹泻,厚朴可配伍车前子、泽泻等利湿药。
  • 亦可配伍黄连,寒热并用,燥湿止泻。
  • 脾胃气虚滑泄,痢疾泻下白色脓状物,常配伍干姜。
  • 寒性痢疾,日久不愈,可配肉豆蔻、白术、龙骨等。

3、咳喘

  • 常用于喘咳还有痰,痰多,而且清稀,厚朴可以和苏子、半夏、橘皮、当归、前胡等合用,组成苏子降气汤
  • 《金匮要略》厚朴麻黄汤,厚朴配伍麻黄、石膏、杏仁,用于胸闷气喘,喉间有痰声,烦躁不安等症状。
  • 用于平素有喘病,又感染了风寒的,可以和桂枝、杏仁配用,组成《伤寒论》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厚朴,能推动胃里食物往下走,用于脾胃湿气所致胃胀、食欲不振

咳喘

4、梅核气

  • 梅核气是一种非器质性疾病,是由于情绪郁结,痰气交结引起。
  • 症状为在咽喉部有异物感,咽不下又吐不出,但喉镜检查却又没有实质的东西,中医称这种病为梅核气,女性多发
  • 《金匮要略》半夏厚朴汤,用厚朴配伍半夏、茯苓、苏叶、生姜,可用于梅核气。
厚朴,能推动胃里食物往下走,用于脾胃湿气所致胃胀、食欲不振

梅核气,常见咽喉有异物感

#哆咖医生超能团#

二、现代药理作用

1、厚朴对肺炎球菌、白喉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以及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

2、厚朴碱、异厚朴酚有肌肉松弛作用。

3、厚朴对肠管小剂量有兴奋作用,大剂量有抑制作用。故能对便秘和腹泻均有调节作用

4、厚朴酚对胃溃疡有防治作用,并有抑制十二指肠痉挛的作用,能抑制胃酸的分泌

5、有降压作用,降压时反射性引起呼吸兴奋,心率增加。

6、有明显抗炎、镇痛作用,并能抗肿瘤。

#健康科普排位赛#

三、使用注意

1、厚朴辛苦温燥,易于耗气伤津,所以气虚津亏、阴虚燥热者慎用。

2、虚胀慎用厚朴。很多体弱的人、老年人胃胀,是因为不运动,吃得又比较多,脾虚不能运化。此时可以用一点厚朴,但不要用太多,适可而止,因为久用容易伤气

3、厚朴能下气破滞,所以孕妇也慎用

参考资料

《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华临床中药学》《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思考中药》


声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删。文中涉及处方、用法仅供学习、参考,不作其它用途,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需就诊,请到正规医院专业医生处辨证论治。有问题可留言。如您觉得对您有所帮助,记得看后点击关注,“每天学一味中药”系列文章每日更新一种中药,后续内容更好看,也可以转发给身边朋友看一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