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形容两个人交情非常好,就会说我们是八拜之交,那这个八拜之交出自哪里?又有什么样的典故呢?

一,历史出处
在宋代邵伯温的《邵氏闻见录》中有一段故事:文彦博听说国子博士出身的李稷待人十分傲慢,心中非常不快,他对人说:“李稷的父亲曾是我的门人,按辈份他应该是我的晚辈,他如此傲慢,我非得教训他不可。”有一次,文彦博任北京守备,李稷听说后,便上门来拜谒。文彦博故意让李稷在客厅坐等,过了好长时间才出来接见他。见了李稷之后,文彦博说:“你的父亲是我的朋友,你就对我拜八拜吧。”李稷因辈份低,不敢造次,只得向文彦博拜了八拜。文彦博以长辈的身份挫了李稷的傲气。成语“八拜之交”就由此出典。后来,人们用“八拜之交”来表示世代有交情的两家弟子谒见对方长辈时的礼节,旧时也称异姓结拜的兄弟。

又: [八拜之交]语出《紫钗记·吹台避暑》:“俺二人以八拜之交,同三军之事。”元曲《冻苏秦》:“你不知这张仪和我是八拜交有朋友。” 又:《西厢记·张君瑞闹道场》:“与小生同郡同学,当初为八拜之交。”俗称结拜兄弟为八拜之交;按古有八拜的礼,以互相四拜算为八拜。
这些都是在古代文献有记载出现的的八拜之交文字的文献。
二,历史典故
后来八拜之交指:管鲍之交、知音之交、刎颈之交、舍命之交、胶漆之交、鸡黍之交、忘年之交、生死之交。

(1)八拜之交的典故: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
(2)八拜之交的典故:知音之交–伯牙和钟子期
(3)八拜之交的典故:刎颈之交–廉颇和蔺相如
(4)八拜之交的典故:舍命之交–角哀和伯桃
(5八拜之交的典故:)胶漆之交–陈重和雷义
(6)八拜之交的典故:鸡黍之交–元伯和巨卿
(7)八拜之交的典故:忘年之交--孔融和祢衡
(8)八拜之交的典故:生死之交--刘备、张飞和关羽
至于这些故事细节,下期我会一一解说,请继续观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