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祝福语 三明治的做法 红烧排骨的家常做法 小米粥的做法 小龙虾的做法 大闸蟹的做法 鲜贝的家常做法 卷心菜的做法 苹果派的做法 冬瓜的做法大全家常菜
当前位置: 首页 > 消费指南 >

松下gx7测评(详解松下相机的防抖技术)

35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0-26 18:32:20    

今天继续来聊相机的防抖技术。在我看来,佳能、松下拥有当下第一梯队的防抖技术。区别在于,佳能做得好、讲得也比较多,而松下则是做得好、讲得不够多。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好好说说松下的防抖技术*。

* 本文针对可换镜头相机系统,拍照方面。

早期阶段

从迈入可换镜头相机市场开始,松下就非常重视防抖功能 —— 2006年2月,松下宣布正在开发旗下首款数码单反DMC-L1(属于4/3系统),同期亮相的就有一款通过徕卡认证的14-50mm F2.8-3.5防抖镜头。要知道奥林巴斯早期4/3相机、镜头都是没有防抖的。直到2007年3月,奥林巴斯才在E-510上加入了机身防抖功能。

在之后几年里,松下和佳能、尼康站在“镜头防抖阵营”,奥林巴斯则与美能达、宾得站在“机身防抖阵营”。直到2013年8月,松下在GX7微单上加入了机身防抖,首次在一个相机系统中同时提供防抖镜头与防抖机身。

* 在此之前,索尼的A卡口单反/单电相机采用机身防抖,E卡口微单相机采用镜头防抖,两者并非同一系统。

(可能的)幕后故事

在柯尼卡·美能达(以下简称“柯美”)相机业务出现严重亏损,最终被索尼收购的过程中,一些柯美相机老员工就转投了总部同样位于大阪的松下(索尼总部则在东京)。这中间最有名的便是井上義之氏(Yoshiyuki Inoue),他曾是柯美相机事业部开发部第二开发组组长,主持α-7 DIGITAL(首款机身防抖单反)的开发工作。根据EOSHD的文章,井上義之氏最早是在DMC-L1开发期间加入松下,之后还担任了发展规划组顾问、松下AVC事业部消费者事业部科长等职,主要负责推动Lumix系列的商品化。

Dual I.S.的不断进化

需要说明的是,松下GX7优先使用镜头防抖,遇到没有防抖的镜头时再开启机身防抖 —— 同一时期,将松下防抖镜头安装在具有机身防抖的奥林巴斯机身上,或在索尼/宾得数码单反上使用带防抖功能的适马镜头时,也都需要关闭镜头或机身防抖。2014年11月,索尼推出的α7II首次实现了镜头防抖与机身防抖同时开启。但它采用的是分别工作模式,即镜头防抖负责俯仰/摇摆轴,机身防抖负责X/Y平移和旋转轴。

2015年8月,松下推出了GX7的后续产品GX8。除了将机身防抖升级为4轴防抖外,它还能在俯仰/摇摆轴上与防抖镜头实现联动防抖 —— 这便是最初的Dual I.S. 4+2。经过固件升级后,几乎所有已发布的松下防抖镜头都可以与GX8搭配实现联动防抖。

▲O.I.S.(镜头防抖)对于广角、长焦镜头的效果是基本相同的,而B.I.S(机身防抖)的效果则是广角强、长焦弱。两者结合使用,可以比单独使用镜头防抖提供更好的广角防抖效果;比单独使用机身防抖提供更明显的长焦防抖效果。

在此之后,Dual I.S.还有几次重要升级:

– 2016年4月,GX85的机身防抖增加了旋转轴抖动补偿,从而实现Dual I.S. 5+2。

– 2016年9月,G85引入高精度陀螺仪将防抖效果提升至5.0级,并且在视频/4K照片中也能实现机身、镜头的协同防抖(之前拍摄视频时是镜头防抖+机身电子防抖) —— Dual I.S.进化为Dual I.S.2

– 2017年11月,G9引入了加速度传感器,并能从传感器捕捉画面检测抖动偏移量(比佳能“双重检测IS”还要早了几个月),将防抖效果提升至6.5级。之后的GH5II和Lumix S全画幅微单也都具备这种检测机制,并且Lumix S1/S1R/S1H拥有最高7.5级防抖*。

* 配合固件升级后的LUMIX S 24-105mm F4 MACRO O.I.S.镜头

▲ Dual I.S.和Dual I.S. 2的技术标志

▲ G9/S1/S1R/S1H会综合传感器捕捉画面、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的信息进行防抖计算。

小结

在之前的文章里,ET提到了微单防抖技术的两个趋势为“联动防抖”和“协同检测”。经过网友留言提示,还可以加上防抖的多功能应用,比如“摇摇乐”、“天体追踪”等 —— 无论怎么看,松下都站在了微单防抖技术的最前端:既有优秀的防抖效果、也有先进的技术特性和附加功能(高分辨率拍摄模式)。希望ET的这篇文章能让大家对于松下多一点了解吧。

(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