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idas开始发售全新一代的Ultra Boost 19系列跑鞋,作为第五代产品,并没有被命名为5.0,而是用年份起名为Ultra Boost 19。
Boost中底缓震回弹技术作为阿迪达斯最具代表性、也是最出色的材料技术,自2015年推出以来,已经广泛应用到除跑鞋以外的其他鞋品,表明阿迪达斯对于自身技术的自信。
当然,随着Boost缓震回弹技术已经被应用了好几年,虽然阿迪达斯在其基础上衍生出来很多款型系列,并且每年都会推出新品;
但每一代的Boost技术并无实质改变,更多是在 款型、颜色、鞋底、鞋面、鞋跟等细节处上小改,所以也使得广大跑者少了不少新鲜感。
✍ Ultra Boost 19相比上一代做了哪些改变呢?
一、Ultra Boost 19有哪些特色和创新
中底Boost材料更厚,相比前代增加了20%,鞋更高,当然无疑能提供更多缓震和回弹,踩屎感可能更强,但究竟什么是踩屎感?
小编没踩过,踩过的人可以在评论处聊聊 ☟
后跟处的 TPU 被加以镂空处理,两侧原本分离式的三线 Logo 合成一片,均以半透明方式呈现,鞋跟及鞋侧面非常吸引眼球,可能是Ultra Boost 19最显著的特色。
鞋面则是360度环绕式的轻便Primeknit编织材料,透气还不错,颜色选择非常丰富,毕竟时尚还是非常重要的。
两头的跷度也很明显,可以让奔跑更平顺而不拖泥带水。
鞋底处理非常简洁,采用了德国马牌橡胶,此款没有采用之前的防扭转系统,重量显然可以减轻不少。
但其网眼胶底虽然减轻了重量,但有可能会磨损非常快,磨到一定程度就直接磨Boost中底了。
总体而言,Ultra Boost 19主要是中底加厚了,鞋跟和斜侧面TPU硬质处理更显眼,也是这一代的主要特征,其他方面变化不大,至于脚感,相信仍然非常不错。
二、Boost中底技术究竟好在什么地方?
穿过阿迪达斯Boost系列跑鞋的跑者都知道,其中底有明显颗粒感,而且感觉像泡沫,没错,Boost的前身就是Infinergy 发泡微球,是由TPU原料颗粒发泡制成。
Boost材料是由德国著名化工企业巴斯夫股份公司(BASF SE)研发,巴斯夫是化工巨头,也是世界500强。
巴斯夫的材料专家一直为同为德国企业的阿迪达斯提供技术支持。
最终,阿迪达斯公司采用巴斯夫全新发泡微球Infinergy研制出了具有卓越弹性和减震特性的Boost系列跑鞋。
Infinergy主要由发泡热塑性聚氨酯 (E-TPU) 构成,经过加压加热预处理后,原来5毫米大小的颗粒可以像爆米花一样膨胀。
在这个过程中,内含微型密闭气泡的椭圆形微球的体积将增大10倍。
这些密闭气泡能够赋予发泡微球以优异的弹性和需要的回弹效果。
每只阿迪达斯跑鞋中含有 2500 颗泡沫微球,组合起来就能提供比较强大的弹性和缓震功能。
当然,发泡微球在热力作用下的发泡过程不可能像爆米花那样随意爆开,而是要将它们根据模具加工成所需的外形,在热蒸汽作用下,发泡微球开始普遍膨胀,但最外层轻微熔化粘连成中底所需要的形状,同时内部气孔结构不受影响。
发泡微球在压缩力比如着地冲击作用之下,可以最多压缩至原来一半大小,这对于足部减震非常重要。
而压缩力消失后,泡沫可迅速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就是所谓的回弹。中底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吸收能量,然后将很大一部分能量反馈给跑步者。
有人形容Infinergy发泡微球类似可以储存能量的胶囊,发泡微球的另一优点在于:它不但轻巧,其无论是在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下,还是30摄氏度以上的夏天,都能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内保持弹性,这样就不会对跑步体验产生任何影响。
2014年的柏林马拉松,肯尼亚选手丹尼斯·基梅托以2小时2分57秒的成绩打破男子马拉松世界纪录,他也因此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跑进2小时3分的马拉松选手。
而他脚上穿着的正是阿迪达斯的adidas adizero adios Boost 2跑鞋,该记录直到2018年才被脚穿耐克跑鞋的基普乔格打破。
Infinergy这种材料虽然说是专利,但是在国内已经很多化学工厂可以做出来的,并不是什么神奇得不得了的材料,大概处于专利保护期,所以其他国内鞋厂暂时无法采用Infinergy来制作中底,保护期一过,阿迪达斯Boost技术也就不再是什么独步天下的缓震技术了。
三、总结
Ultra Boost 19已经在天猫全面开售。
Boost技术其特色鲜明,柔软而富有弹性,所以兼顾了回弹和缓震,因此脚感舒适,但也有人认为其过于柔软而支撑不够,抓地力也显得不够,其Boost天生的白色很容易脏了之后显旧;
当然对于经常跑步的跑者来说,一双鞋的寿命也就半年到1年,新款都是要尝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