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P-Z1
在电影《无间道》中有这样一句台词:高音甜、中音准、低音沉,总之一句话,就是通透。用它来形容被称为“索六万”的索尼DMP-Z1播放器,我认为是再合适不过的。在此之上,我觉得还可以加一句话:好声音的最终表现形式。
双4497EQ和TPA 6120A2的组合不仅是目前最顶级的音频硬件解决方案,在供电、系统等一系列问题的处理上,索尼DMP-Z1播放器也是有着很独到的设计。另外要说一句,在9038PRO和4497EQ究竟谁更强的问题上,我觉得没必要决出一个高低。
9038PRO的纸面参数确实很强,但是最终成品效果和4497EQ却相差无几,甚至在达到同级别声音的时候需要更加费力的供电设计,因此更适合稳定交流电供电的台机设备。
双DAC的索尼首秀,软硬件结合的高音质
采用双DAC设计
其实好声音的输出反应到硬件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我们的手机中只要一两个芯片就完成了声音的处理,而到了DMP-Z1上,则涵盖了芯片、结构、材料、算法、电路这样一系列的特殊设计。前面说到了在声音的核心层也就是解码处理部分,DMP-Z1采用了双4497EQ作为DAC,这是目前AKM公司旗舰级的声音处理芯片。
两颗DAC分别处理左右声道的声音
同时,这也是索尼首次采用双DAC的结构,两颗芯片可以分别处理左声道和右声道的信息,简单来说就是过去一个厨师同时炒两份菜给你吃,现在两个厨子每人炒一份菜给你吃。对于声音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尤其是对于解析力的提升。
耳放部分的驱动力十足
而在负责信号放大的部分,DMP-Z1采用的是TI的TP A6120A2这颗耳放芯片,可以在32Ω达到1000mW的输出水平,此时单端功率也在350mW的水平,乍一看并不是什么“暴力输出”的水平,不过索尼的产品一向不是以大电流推力闻名的,通过独立的电池设计,在电压上的高输出,让DMP-Z1拥有非常好的驱动力。
镀铜后再镀金的电位器
正面非常引人注目的金色转盘也是索尼专门为DMP-Z1打造的硬件之一,通俗来讲它就是个音量调节旋钮,那既然是个普通部件为什么要做的这么大?我相信只要转动过一次的人就会明白,从使用层面来说它带来了更加细致的调节能力,每一个段落的阻尼感显著增强。
从声音层面来讲,这个音量电位器通过镀铜后再镀金的处理,在低音量下可保留多种音源信息,所以有人说HiFi是“玄学”,一个旋钮的材质都会影响到声音。
具备声音再处理的能力
在软件层面上,它既有DSD母带重制引擎,也有“DSEE HX”,前者可以将可以将PCM音源转换为DSD 5.6MHz,后者则可以提供根据音源自动优化音乐表现类型的能力。可以说,DMP-Z1在我播放音乐的时候,不仅是一台音乐回放机器,也是一台音乐处理机器。
听一耳朵就着魔,是否属实?
配合MDR-Z1R
其实DMP-Z1的初次试听让我感觉很意外,我原本以为它的声音会像一台1亿像素的哈苏相机一样,把音乐当中无论好听与否、音调高低的每一个细节还原的毫发毕现,但我错了。索尼工程师打造的这台产品并不是一台“声音显微镜”,它给我的第一个感觉是自然和舒适的协调感。
一同测试的还有阿米洛
尤其是配合MDR-Z1R的情况下,声音当中没有硬件堆砌带来的紧迫感,这种感觉怎么形容呢?有些硬件堆砌的机器,声音听起来就像把歌手的声音解析过度了,这个歌手的气息长短、齿音、口型,全部一样一样地陈列在你耳朵里,蔡琴今年多大了、今天状态如何,都可以感知,但是在DMP-Z1上,这些因素都存在,只不过最主体的地位还是她的歌声,她的感情。
DMP-Z1的声音非常自然
我听了很多不同的曲风,从古典到摇滚、从人声到电音,竟也没有找到其他器材上最常见的“最擅长”。DMP-Z1可以说一个很好的“厨子”,给它什么材料都能去给予处理,也就是HiFi中常说的“杂食”。在低频处理上,DMP-Z1的下沉处理非常到位,在散音的保留上也比较适中(搭配MDR-Z1R可能觉得多,但是其他耳机并不这样)。
中频如果是人声,就能有一个比较靠前的位置,如果是乐器,则能保持和其他频段声音的互不干扰。横向声场主要受到耳机的影响,边界性如果仔细听还是能感觉到的,不过由于较宽的特性轻易不会察觉而已。高音的延展度实际上是很好的,也没有过亮的处理让人觉得“刮耳朵”。上面这些对于小白用户来说,肯定都会觉得很“玄学”。
从DMP-Z1换到其他设备,很容易发现声音的差距
而DMP-Z1给我的另一个印象是——耐听,听了3个小时也没觉得耳朵累,不过碍于其他工作将它放在一边。过了一会拿自己的手机插上耳机放音乐,这时候的落差感非常明显,这也是它的魔力所在,也是HiFi的魔力所在,此时你会感觉到同一首音乐的表现力差距,这个细节少了,那个高音飘了如此种种。
关于电池的一点思考——“终极方案”的最后一块拼图
采用独立供电设计
本来文章到了上面的声音位置应该就结束了,不过在和很多朋友讨论后,他们都在调侃一件事:“索六万”到底是什么定位?按照传统的分类来说,HiFi的前端,要么是便携、要么是台机。前者就是常见的播放器,比如索尼自家的“金砖”NW-WM1Z,后者比如索尼的TA-ZH1ES台式耳放。
传说中的终极便携设备和DMP-Z1的出发点并不同
而DMP-Z1的将近2.5Kg的重量和近30CM的长度,也绝对不是“便携设备”,但是它自己又有电池,提供了8~10个小时的续航能力。所以有人将它和著名的终极捆绑设备联系了起来,在日本有玩家为了能够随身享受HiFi音乐,自己打造了一整套系统,用无数解码、耳放串联,然后再配上电源,放在书包里随身带着。
上下层独立的布局
但是我认为,DMP-Z1的电池设计,并不是为了让你携带它的,剖开它的结构你会发现,它采用了上下两层的设计结构,上层是声音处理部分,下层是供电部分。同时,使用了5个电池组,可独立而稳定地向每个模块供电,并且针对模拟部分使用独立了7.2V电池组,这样的供电设计和传统台机有很大的不同。
传统的台机电源部分不光有专用的电源线,还有专用的稳压电源,甚至还要考虑不同地区的电压不同来进行匹配,这也是声音系统当中的一个变量。索尼打造的DMP-Z1将电源内置,无非是为了保证音质的最佳表现,从这点上来说,它就是那一台“终极”产品。
总结
其实对于这台设备来说,价格不是第一个考量因素,无论是六万也好,五万也罢,终究不是一般的发烧友会考虑的产品,与其说是HiFi的发烧设备,不如说是声音设备中的“一步到位”。买了它,不需要折腾其他部分就可以插上耳机享受最顶级的好声音了。(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摄影/智小云,编辑/项欧)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