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祝福语 三明治的做法 红烧排骨的家常做法 小米粥的做法 小龙虾的做法 大闸蟹的做法 鲜贝的家常做法 卷心菜的做法 苹果派的做法 冬瓜的做法大全家常菜
当前位置: 首页 > 旅游攻略 >

陕西省延安市子长一日游必去景点

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8-18 21:10:45    

安定镇

安定是一座饱经风雨沧桑的古镇,是古安定县的县城。依山傍水,古朴雄浑。素有“翠山献屏拱、河水环澜、西塞要径”之称,宋代之时设“安定寨”,取平安稳定之意。战国时,地属魏国阳周邑。公元前330年,雕阳之战后,魏国纳献阳周邑于秦。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设阳周县,至王莽新朝改为上陵峙。东汉建武元年(公元56年),撤销县制。宋代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将“安定寨”升为“安定堡”。元朝宪宗二年(公元1252年)置安定县,作为一个县名一直沿用至1942(为纪念谢子长将军更名子长县),作为一个寨、堡、镇,其名一直沿用至今,几近千年的历史。

安定古城,位于安定镇区,为延安保存较好的宋城之一,墙体夯筑,外砌石条。现存墙垣残长2.2公里,残高6-8米,基宽5-8米。有东、西砖券门,东门高7米,宽4米,进深8米;西门高8米,宽7米,进深8米。据《宋史周美传》,北宋庆历五年(1045)设安定堡于此,元至元元年(1264)改为安定县,明、清因之。城内有陕北唯一完整保存的清朝县衙遗址—安定县衙,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清朝安定县县衙的办公所在地。其建筑建构无梁、无柱,由四个拱形窑洞组成,极具地域建筑特色。城内北门内镶嵌有一块冯玉祥于民国十六年的题名碑记,石碑高1.5米,宽为0.70米,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另外,城内分布有众多历史民居及大量的历史遗物。

安定镇境内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北宋著名学者、教育家、思想家胡瑗,其祖籍陕西安定堡(今安定廖公桥)。胡瑗集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和教学改革于一身,开宋代理学先河,被王安石誉为“天下豪杰魁”,与孙复、石介并称为“宋初三先生”。

安定镇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自然文化遗存。据子长县《县志》记载,安定古镇有8处自然文化风景,列为“安定八景”。即“石室庄严”、“凤岭朝霞”、“锦屏叠雪”、“西池晚烟”、“花崖秀特”、“文笔腾光”、“龙山夕照”和“北河晓月”。

安定塔

为了纪念祖籍子长的我国宋代著名教育学家胡瑗,宏扬子长的地方文化,同时为子长县城添置一个形象亮点,满足人民群众健身游乐观光要求,在县城正南侧的文昌庙山上拟建胡瑗纪念馆,其中安定塔是纪念馆的一个主建筑物,其为一座八角九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钢筋砼宝塔,其塔地上九层,地下一层。塔底占地188m2,总高度为58.8m,总建筑面积约2218㎡,其塔中心内设电梯一部,中间为施转楼梯踏步;外转每层为游览迴廊,塔体外用斗拱缘子悬桃飞檐上铺灰色陶瓦,形成古典朴素,明代北方风格的宝塔,身临宝塔,远眺龙虎山风景区和县城四周六山景色,脚下县城全景尽收眼底,是一个游览县城全景的最佳地方。

周恩来旧居

周恩来同志在和毛泽东同志指挥进行了直罗镇战役后,于1935年12月8日抵达瓦窑堡,在这里居住。1936年6月21日,周恩来随中共中央党政军机关离开瓦窑堡,经安塞,前往保定。

周恩来同志在此居住期间,主持军委后方办事处工作和担任中央局书记,主持后方工作。周恩来出席了瓦窑堡会议,并作了重要发言。并多次出席中央政治局会议和政治局常委会议。在此期间,周恩来还部署了红军东征准备工作,并前往山西东征前线,出席了中央政治局晋西会议,周恩来还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且亲赴延安,与张学良将军进行了抗日救国会谈。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

1936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日大学开学典礼隆重举行。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同志出席祝贺并发表了讲话。毛泽东兼任红大教育委员会主席。红大校长林彪,教育长罗瑞卿,校务部主任周昆,教务部主任何涤宙,政治部主任袁国平,莫文骅任学校党总支部书记。红大分设高级科(一科)、上级科(二科)、普通科(三科)。学校开设的课程有马列主义、军事战略学、哲学、政治经济学、世界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时事问题等,学校成立时,有学员238人。6月21日,国民党八十六师张云衢团向瓦窑堡发起突然袭击。红大师生和守城红军一起,迅速反击,顽强作战,终于将来犯之敌赶出了瓦窑堡,保证了中共中央机关的安全撤离。随后,红大也随中央机关迁移,于7月初到达保定。

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

毛泽东任主席,周恩来、彭德怀任副主席的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于1935年11月3日在甘泉下寺湾宣布成立。军委机关于11月7日进驻瓦窑堡后,即设于此处。

军委下设总政治部、参谋部、供给部、兵站部、动员武装部和军委后方办事处。军委机关在瓦窑堡期间,先后指挥进行了红军东征战役,部署了西征战役,巩固扩大了西北根据地,扩充了红军,壮大了武装力量。

1936年6月21日,军委机关随中共中央机关离开瓦窑堡,向保安方向迁移。

瓦窑堡会议旧址

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瓦窑堡举行,这就是著名的“瓦窑堡会议”。

会议在瓦窑堡城内二道街前河滩田家院内召开,院内共有砖窑5孔,坐西向东,北起第3孔窑洞为会议室。

会议由张闻天主持。出席会议者共有13人,他们分别是: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秦邦宪、王稼祥;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刘少奇、邓发、何克全;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回国代表张浩;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李维汉;中共中央候补委员、西北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杨尚昆;中共陕北省委书记郭洪涛;中共中央局秘书长欧阳钦(任会议记录人员)。

瓦窑堡会议的主要日程:

17日,会议由张闻天主持,开始举行。17日至19日为会议第一阶段,主要讨论形势与任务问题。

20日,会议开始讨论军事问题。

23日,毛泽东作军事战略方针的报告和结论。会议于当天通过了由毛泽东起草的《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

24日,会议开始讨论政治决议问题,毛泽东作主题发言。

25日,会议于通过了由张闻天起草的《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后结束。

27日,毛泽东在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进一步阐明了瓦窑堡会议的精神。

瓦窑堡会议是在中国抗日民族革命运动面临新高潮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会议的决议和毛泽东的报告分析了当时政治形势的基本特点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并在此基础上规定了党在新形势下的策略路线:“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头子蒋介石”。会议在讨论制定统一战线的策略时,着重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关门主义倾向,并指出:“在目前形势下,关门主义是党内的主要危险”。会议还对党的若干政策予以必要的改变,如对小资产阶级的政策、知识分子政策、白军政策、富农政策、民族工商业资本家政策、华侨政策,从而全面系统地解决了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系列问题,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会议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有来得及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问题,保证了党在新形势下,在及其复杂的斗争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领导全国人民迎接伟大的抗日战争。瓦窑堡会议为实现由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的伟大战略转折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毛主席旧居

毛泽东同志在指挥东征红军回师陕北,并参加了中央政治局交口会议和太相寺会议后,于1936年5月21日返回瓦窑堡,即在这里居住。6月21日率中共中央党政军机关离开瓦窑堡,经安塞,前往保定。

毛泽东同志在此居住期间,多次出席了中央政治局会议和政治局常委会议。毛泽东精心部署了红军主力西征战役。并且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兼任红军大学教育委员会主席的毛泽东同志还出席了红大开学典礼,发表了重要讲话。

龙虎山天上人间夜景

龙虎山风景区是县委、县政府为“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打造魅力子长新名片”而开发建设的一项重点市政建设项目。景区位于县城西部,东起青云山,途径寨则山,西至七楞山,全长2100米,宽800米,占地2520亩。景区2004年开工建设,采取财政投资、社会筹资、干群共建的方式,经过6年多的开发建设,完成投资4800多万元,栽植各类名优花草树木40多种5万多株,修建环山柏油路3.8公里,铺设人行道4.2公里,建成休闲广场5处,安装景灯1万多盏,建成山门、将军纪念园、仙女亭、凌云阁、宝阁瑶池、七级瀑布等景点20多处。目前,景区交通便利、设施齐全、夜景迷人,基本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成为集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爱国教育为一体的综合风景区。群众休闲健身于晨光之中,怡情漫步于山体之间。

龙虎山风景区

龙虎山风景区是子长县委、县政府为“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打造魅力子长新名片”而开发建设的一项重点市政建设项目。景区位于县城西部,东起青云山,途径寨则山,西至七楞山,全长2100米,宽800米,占地2520亩。景区2004年开工建设,采取财政投资、社会筹资、干群共建的方式,经过6年多的开发建设,完成投资4800多万元,栽植各类名优花草树木40多种5万多株,修建环山柏油路3.8公里,铺设人行道4.2公里,建成休闲广场5处,安装景灯1万多盏,初步建成山门、将军纪念园、仙女亭、凌云阁、宝阁瑶池、七级瀑布等景点20多处。目前,景区交通便利、设施齐全、夜景迷人,基本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成为集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爱国教育为一体的综合风景区。群众休闲健身于晨光之中,怡情漫步于山体之间。

按照景区总体规划,下一步,在完善现有景点的基础上,拟再建休闲茶舍(馆)、儿童游乐园、黄土高原植物生态园等,进一步完善景区功能,把龙虎山景区打造成为陕北乃至全省一流的山体公园。

子长高柏山景点

一项由子长县政府投资精心打造的旅游景点–高柏山,近日免费向游人开放,其”龙凤吉祥”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

高柏山位于子长县李家岔镇石家湾,海拔1527米。清道光《安定县志》载:”高柏山,在县北八十里,即桥山, 山有古柏,故名。”该山南北长而东西窄,南至石嘴村,北至曹家洼村,纵贯十余里,高峰耸立,山势巍峨,是大理河与淮宁河之源头交接处,这里发现了大量的文物古迹和遗址,有趣的是该山还呈现出”龙凤吉祥”的自然景观。1990年,子长县政府确定高柏山为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北起曹家洼村,南至石嘴村,面积约50万平方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