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碧水螳川而下
在峭石悦岩
重峦叠翠的山间隐现一座千年古刹
——曹溪寺
曹溪寺位于安宁市温泉街道办事处龙山东麓,始建于南宋。据说唐初禅宗第六祖慧能法师的弟子传佛,云游至安宁温泉,看到此处山形地貌和广东韶关祖庭曹溪寺十分相似,于是在此建寺,取名曹溪寺,以示和祖庭一脉相承。
寺庙坐西向东依山而建,占地面积2370平方米,分三个平台,逐台递升,沿山势依次有山门、天王殿、大殿、后殿等,建筑规划布局严谨,高低错落,井然有序,为典型宋代园林寺庙风格。
1939年,中国营造学社对西南古建筑进行调查时,中国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对曹溪寺进行全面考古调查,认为曹溪寺是云南境内保存最早的宋代建筑,调查中留下了大量的照片和手绘实测图纸。
2013年,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云南省文物局、安宁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及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对曹溪寺宝华阁、厢房等建筑进行全面考古调查和维修。修缮过程中发现建筑构件中遗存有宋代营造法式中的“七珠八白”和宋代建筑形制构件,明确了曹溪寺为云南保存最早的宋代建筑,寺内存有宋代“三大士”木雕像和明代塑像等大量珍贵文物。
2006年曹溪寺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曹溪映月】
曹溪寺宝华阁前檐正中有一个42厘米的圆孔。每隔一个甲子(60年)的中秋,月光由圆孔射入大殿,不偏不倚,正照在阿弥陀佛像的前额上,其圆如镜。然后随着月亮缓缓上升,月光慢慢下移,直到佛像的肚脐消失。这种奇观举世罕见,称“天涵宝月”。据《安宁州志》雍正版本载,欲见此景,每年二、八月十五日晚,便可一睹。民间相传,必逢甲子年中秋之夜才能一观之说。
曹溪寺看夜月
知县 郡人 段一骙
来觅香流问上方,微茫殿阁礼空王。
依然满月瞻莲范,漫说牟珠耀佛场。
漾地金波频散彩,惊技鸟雀乱飞篁。
试从十笏窥娥影,绣岭何曾一吐芒。
【重修曹溪寺记碑】
“连然金方,螳川宝地”的佳名由此而来。
重修曹溪寺记碑在温泉街道葱山曹溪寺后殿壁上,明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立。因碑由杨慎撰文、集唐代名书法家李邕的字刻成、记曹溪名胜而被誉为“三绝碑”。碑文描绘了寺名的由来、地理环境、昔日寺庙的盛况以及重修的经过。碑文开头刻有“连然金方,螳川宝地,蔚何名蓝?实曰曹溪。”盛赞了安宁和曹溪寺优越绝佳的地理位置。
【元梅、优昙和松风水月】
曹溪寺中有元代所植的梅花和明代所植的优昙。冬夏时节,古树繁花,为古寺增色不少。
优昙花,多在夏季晚间开放,仅一小时左右即谢,不易见及,所谓“昙花一现”,佛门以之借喻人生苦短。道成禅师重修寺宇后,鉴于优昙花花期极短,开放时异香扑鼻,因在树左辟出宝华阁。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杨慎再次游寺,在此看到了“昙花一现”景观,又写下记录曹溪寺宝华阁古色古香的辞赋体碑记《宝华阁记》,刻碑于寺内。
寺内,明崇祯皇帝朱由检御笔书写的“松风水月”四字石匾,字大盈尺,笔力刚健,至今也是古刹一绝。前人王琦有《曹溪夜月》诗赞曰:“葱笼山半古招提,石秀泉香宝树奇。一曲清江紫玉练,四周翠岭界琉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