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姆林宫(“克里姆林”俄语意为“内城”,蒙古语意为“堡垒”)是莫斯科市中心的一个建筑群,南临莫斯科河,西北接亚历山大花园,东南与红场相连,呈三角形。保持至今的围墙长2235米,厚6米,高14米,围墙上有塔楼18座,参差错落地分布在三角形宫墙上。克里姆林宫是历史、文化和艺术古迹的宝库,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保护遗产。
克里姆林宫位于俄罗斯首都的中心,为莫斯科最古老的建筑群。它的建筑形式融合了拜占庭、俄罗斯、巴洛克和希腊罗马等不同风格,整座宫城平面呈三角形,占地约27.5万平方米。
宫内有大片花园,林木葱郁,花草繁茂,教堂耸峙,殿宇轩昂。高大坚固的朱红色围墙和钟楼、金顶的教堂、古老的楼阁和宫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保护遗产,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的美誉。。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国家的象征,是文化艺术的宝库,是备受珍视的历史瑰宝。它从公元13世纪起,就与俄罗斯民族的所有重大政治事件紧紧相连,见证了从一个莫斯科大公国发展至今日横跨欧亚大陆强大国家的全部历史。
克里姆林宫曾是历代沙皇的宫殿,十月革命后的70余年中是前苏联国家政治活动中心及党政机关所在地。苏联解体后,这里成了俄罗斯政府的代称。除政府办公大楼、国会办公大楼谢绝参观外,克里姆林宫里的大片公园和古迹全年对外开放,游客络绎不绝。




克里姆林宫的入口。

对面有许多人排队,据说是散客购票。

过了严格的安检口,就到了圣三一塔楼,我们将进入克里姆林宫。

克里姆林宫围墙上有塔楼18座,参差错落地分布在三角形宫墙上,其中最壮观、最著名的要属带有鸣钟的救世主塔楼。1935年在5座最大的城门塔楼和箭楼装上了红宝石五角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克里姆林宫红星。

圣三一塔楼是克里姆林宫较高的塔楼,始建于1495~1499年,1685年增建了高耸的尖顶,建筑形式继承了古俄罗斯教堂建筑的风格。塔楼西侧镶有一个圣母圣像,更增添了其神圣的氛围。1516年,塔楼西侧涅格林那亚河(现在埋在亚历山大花园下)上建起了圣三一桥,并在对岸修筑了一座库塔菲亚塔。现在的库塔菲亚塔成为参观克里姆林宫的检查哨,游客必须先通过这里,再跨过圣三一桥,最后穿过圣三一塔大门,才能一睹克里姆林宫的真颜。



圣三一塔楼前的哨兵,许多人前去合影。



进了塔楼就看到这排房子,前面有许多大炮,这是武器库。

武器库是彼得大帝时期的稀有建筑,墙边上摆放着的大炮是古罗斯的大炮和1812年卫国战争时缴获的大炮。每一门大炮都有名牌。

据说这个武器库里存放着整个苏联时期的核武器密码启动系统,乌克兰在苏联解体时曾放弃了对核武器密码启动的权力。

武器库前一字排放着数门大炮。

美丽的大炮。


白色乌拉尔大理石建造的现代化建筑,顶部中央有金色的双头鹰国徽标志,它是莫斯科乃至全俄罗斯最壮观的大礼堂——克里姆林宫大礼堂(Moscow Kremlin Auditorium),不仅有许多重要的会议在这里召开,同时也是一座现代化的剧院和办公楼,在这里举办各种会议、节日庆典和演出等活动。在一次国家级的会议期间,我们的马导游曾作为工作人员进入大礼堂。


大礼堂门楣上的双头鹰徽章。


武器库。1720年彼得大帝将其改建成博物馆。馆内收藏着许多珍贵文物,有历代沙皇用过的物品、美术工艺品,以及掠夺而来的战利品。参观需另购票。

越过大礼堂看教堂区。


一片教堂的尖顶,初看一个也分不清。

克里姆林宫内矗立着四座建筑精美的教堂:十二使教堂、圣母升天教堂、天使报喜教堂和天使长大教堂。它们分别建于15、16世纪,是俄罗斯与意大利的建筑师们,把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与俄国东正教精神揉合起来的精心杰作。圣母升天教堂巍峨壮观,一直是俄皇举行加冕大礼的地方。教堂里画满了圣经故事的壁画,挂着用黄金作框架的神像,点缀着细工镶嵌的壁饰,抬头仰望,令人眩目。天使报喜教堂是沙皇受洗礼与行大婚礼的地方,有9个金顶,魅力非凡。圣弥额尔教堂是彼得大帝以前莫斯科历代帝王的墓地。1812年拿破仑入侵,这些教堂曾遭到破坏,圣母升天教堂甚至被当作马廊使用。但历经沧桑,几度修复,如今它们仍金碧辉煌。
进了克里姆林宫,左前方是总统府的侧门。

回首圣三一塔楼及两边的建筑。

往前走,看到了一排大炮,名牌也看不懂,都是各个时期的炮。


再往前,看到这个炮王。

炮王重40吨,堪称世界上最大的炮。炮架上还有精美的浮雕,估计不是用来打仗的,只是作为显摆的道具。

这是一尊40吨重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古式铜铸“炮王”。这座大炮从1540年开始造起,一直到1586年完工,中间换了8个沙皇。由于太重太大,至今尚未使用过。“炮王”长5.34米,炮口直径0.92米,巨大的炮口内同时可爬进二、三个人。炮前堆着四个炮弹,每个重2吨,炮架上铸有精美的浮雕。


向右前方,我们走进克里姆林宫的精华所在–教堂广场。
红石铺成的教堂广场(The
churchsquare)是俄罗斯最古老的广场,建成于15世纪,因为广场四周被教堂所环绕而得名。自沙皇时代起这里就是俄罗斯东正教举行各种典礼、皇帝加冕以及招待外国使节的地方,现在这里也经常举行各种的仪式和盛典。而今俄罗斯总统就职仪式仍在此举行。
虽然广场不大,但却是克里姆林宫的观光中心,并显示出超高的人气,是世界各地的游客到莫斯科必去的景点之一。

广场入口处砖石打造并拥有五个银白色穹顶的十二使徒教堂(The Church of the 12 Apostles)和牧首宫(The Patriarch’s Palace),它是专门为俄罗斯教会做礼拜用的教堂,如今也是展示17世纪俄罗斯工艺品的博物馆,许多精美的艺术品都在这里展出。其最大特色是280平米的拱形屋顶大厅,没有柱子支撑。

人气最旺的圣母升天大教堂,一座金顶的拜占庭式教堂建筑。这个教堂视为莫斯科大公国的母堂,是国家最主要的总领教堂,是俄罗斯各地诸侯向莫斯科大公效忠的地方,也是重大的庆典仪式举行的地方,如:历届沙皇加冕、大主教授职、沙皇颁布重要法令等。也是沙皇加冕的教堂。从1547年到1896年俄国历代君主加冕仪式在此隆重举行。
这个教堂

大教堂的墙壁和屋顶上有很多珍贵的圣像画和彩色浮雕壁画,其中包括12世纪的《圣格奥尔基像》、13~14世纪的《圣三位一体像》,还有著名的《弗拉基米尔圣母像》。值得一看的还有靠南边存放的一张装饰有精美木雕的座椅,那是伊凡四世的宝座,这位为扩大疆土统一俄罗斯立下赫赫战功的俄国历史上第一位沙皇,因其出生时电闪雷鸣而被称为伊凡雷帝,又因其冷酷无情暴躁残忍的性格而让人们记住了“恐怖的伊凡”;教堂内还有一盏银制吊灯,不仅华丽璀璨,而且意义非凡,据说是为了庆祝夺回被拿破仑军队掠走的300公斤黄金和5吨白银而专门制作的。

天使报喜大教堂(又名圣母领报大教堂)与大克里姆林宫相连,有九个穹顶的辉煌壮观的大教堂,是沙皇家族私人教堂。沙皇子孙的洗礼、结婚在这里举办。

天使长大教堂(Archangel Cathedral),也叫大天使教堂。建筑最为独特,1个大金顶和4个小银顶的造型,供奉大天使长米迦勒,是历代沙皇的主要墓地。

这座由意大利建筑师在十六世纪建造的教堂,既保持了俄罗斯五穹顶教堂建筑的传统风格,又在外观上表现了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建筑的特点,它是历代莫斯科大公与俄罗斯沙皇安息的地方,里面总共有48口铜棺,安卧着52位大公及沙皇。大公和沙皇的遗体原来都安放在白色石棺里,到20世纪初石棺用专门的青铜材料包覆起来,遗体也被埋到了地下几十米深,所以游人现在看到的只是一口口“铜棺材”。

这是原元老院,列宁曾经居住过,如今为普京总统办公地的联邦总统府。


在圣母升天大教堂西侧有一座小教堂,称为圣母法衣存放教堂(Church of the deposition of the robe),它建于十五世纪末,白墙黑顶并有一个金色的穹顶,内有很多17世纪的壁画和精美的木雕作品,是沙皇做礼拜的地方。它旁边的特雷姆诺伊宫(Terem Palace)伫立在角落里很不起眼,但却风格独特,顶上的十多个金色小洋葱头造型可谓独树一帜。

伊凡大帝钟楼,高达81米,是古时的信号台和瞭望台,在塔顶,莫斯科全景可一览无遗。原为三层,1600年增至五层,冠以金顶。从第三层往上逐渐变小,外貌呈八面棱体层叠状。每一棱面的拱形窗口,置有自鸣钟。1532~1543年,在其北又建四层立方体钟塔楼。1624年夏,用白石修建了菲拉特列特钟塔楼。钟楼下层是克里姆林宫博物馆,展出金、银器皿。

天使长大教堂。

依着大克里姆林宫而建的多棱宫(Palace of Facets),它是克里姆林宫内除教堂外现存的唯一一座建于伊凡大帝时期的建筑物,严格的比例和立方体容积使其造型优美简洁,清晰明快,整个墙壁由砖砌成,并在建筑的正面镶上了削成四面体的白石,多棱宫由此得名,彼得大帝等历代俄皇的宝座均设置于此,是皇家举行庆功盛典、接见外国使臣的殿堂。

特雷姆诺伊宫和圣母法衣存放教堂。

特雷姆诺伊宫。

伊凡大帝钟塔楼。

这是我们团队的监督管理人员,每一个团队必须有,否则不能进入,我们在等待她的指令放行进入圣母升天大教堂。


多棱宫的大门。多棱宫是莫斯科乃至整个俄罗斯一座最古老的石头建筑。

天使报喜教堂(Annunciation Cathedral),也叫圣母领报大教堂,是十五世纪由伊凡大帝下令召集莫斯科和普什科夫的能工巧匠建成,为沙皇的个人礼拜堂,也是皇族子孙洗礼与结婚的地方。教堂内部有很多有名的壁画和圣像图,在教堂的天棚上可以看到向下俯视的基督画像。这座教堂与其他由意大利人设计的教堂相比带有强烈的纯俄罗斯色彩,它原本只有三个穹顶,后来由意大利的工匠添加了四座带穹顶的礼拜堂,还造了两个假穹顶,这样就成为一座有九个金色穹顶的大教堂,显得格外辉煌壮观。

天使报喜教堂后面是大克里姆林宫,这是一座完全按俄罗斯传统建造的宫殿,全部由俄罗斯工匠采用本国建筑材料建成,是历代沙皇的皇宫。宫殿外表看是三层,实际是两层建筑,上有高出主建筑物的紫铜圆顶,并立有旗杆,节日时即升上国旗。
圣母升天大教堂门楣上的壁画。

圣母升天大教堂(Dormition Cathedral)。这座由意大利建筑师设计建造的教堂,顶部有5个用黄金打造的洋葱头圆顶,庄重而古朴,而大门上方壁画中的圣母玛利亚更是端庄圣洁,仪态优雅。历代莫斯科大主教,还有后来历代俄罗斯东正教总主教都安息在这里,沿墙可见排列着他们的坟墓。

在天使报喜大教堂后面的大克里姆林宫。据说这是俄罗斯总统办理政权交接的地方,当初普京和总理办理政权交接就在此。

天使报喜大教堂的门。









休息的人们。

伊凡大帝钟塔。

所有钟塔楼共有21座大钟,30多座小钟。其中最大的圣母升天钟重近70吨。据说若沿伊凡大帝钟塔楼的台阶而上,登入塔楼之顶,莫斯科全景可一览无余。





从教堂广场出来再往前走,就看见了有名的钟王。此钟建于18世纪,钟王高6.14米,直径6.60米,重202吨。比北京永乐大钟重四倍半,是世界上最大的钟。它是18世纪时由200多名俄国的能工巧匠花费两年时间铸造而成。据说当时为了得到最佳音色,除用铜和锡外,还加了几公斤金和银。大钟可声传50公里,其表面刻有精美浮雕、人像和题词,钟的上面有很多人物的雕像,栩栩如生,精美奢华,是俄国铸造工艺的纪念碑,为世界“钟王”之最,当之无愧。据说由于当年的一场大火,人们扑火的同时却忘了凉水浇在热钟上的后果,结果造成其中的一块重11.5吨的碎片钟脱落下来,成为永久的瑕疵。

这是完好的一面。

这是大钟摆。

游人在大钟前面照相,正好做一个参照物。


原元老院,现总统府。这里曾是前苏联政府和核心,历届苏联领导人的办公场所就在其中。列宁的办公室就在3楼。




回首教堂广场。



救世主塔楼。这里也是参观克里姆林宫的出口。


再看一眼元老院,现总统府。


出口处的哨兵。

出口处拍的圣瓦西里大教堂。换了一个角度,拍照是不是更好呢。

参加军乐演出人员今天进行带妆彩排了。











再见红场,再见克里姆林宫,再见圣瓦西里大教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