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泾古镇,一街一塔一寺两座故居。
松江是上海之根,无论是史前文明的广富林文明,还是松江府的繁盛富饶,无不展示着“先有松江府,后有上海滩;先有广富林,后有松江史”的往日荣光。松江是上海地区最早被开发的地块之一,东周时期地属吴国,唐代设华亭县,元代改松江府。广富林文明被称为上海之根,因为在这里发现了上海地区的首支移民,这对于主体为移民的上海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而距离广富林文明遗址直线距离不到10公里的地方,有着一座已然破落的古镇——泗泾。
昨日,烈日当头,路过泗泾,便停下车,走入短短一里路左右的古镇泗泾老街,老街沿泗泾塘而建,老街其实没有开放,或许是因为疫情的原因,正在全面翻修整饬之中。
古镇泗泾牌坊
泗泾塘水流和缓,波光粼粼
尚未完成修缮的街道
走入老街,修缮工作接近尾声的是安方塔,一座七层八角楼阁式宝塔,尚未对外开放,只能远远地瞻仰,凝视其古朴庄重。
街道两边是各式的老宅民居,大多为清末至民国初年,当然,从很多门窗的材质上看,应该多为今年修缮的。
陈宅
走过老宅
会波书院,给这古街增添不同于其他古镇的文化气息。之所以叫会波,是因为这里在北宋初步形成村落,那时叫会波村。但愿能从这浓郁的书香中,找寻千年前古人走过的痕迹。而之所以叫泗泾,要追溯至元代中叶,这里因外波泾、通波泾、洞泾、张泾四条泾水汇集于此,才正式取名为“泗泾”。
会波是这里在北宋初步形成村落时的名称
云间草堂,茶文化与书画艺术的交流场所,临街倚河,为两层三进明代砖木建筑,环境古朴优雅,与安方塔、马相伯故居比邻而居。
云间草堂
云间草堂院内
一路向前,不远处便是马相伯故居。是我认为古镇泗泾最值得来的地方,故居正在修缮之中,暂不开放,我偷偷从后门走进院内,这里其实是马相伯老人一处纪念馆,内部陈设了大量的图文及实物资料,记录了老人波澜壮阔的一生。老人在这里住的时间不多,马相伯在其胞兄于1882年离世后继承了松江青浦近3000亩良田和一部分房产后,一年中在此居住数日,旧居也曾为粮仓,将收取的租米存放此处。(马相伯胞兄为淮军将领马建勋,其去世后,马母沈氏便将祖上遗留的田地房产均分给了马相伯和其弟马建忠,也就是巨著《马氏文通》的作者。凡座落在松江、青浦的地产、房屋,一应分给马相伯继承。马相伯便以此计3000亩田产,于1902年捐给教会创办“震旦”学院。)
马相伯故居前
马相伯(1840年4月7日—1939年11月4日),名良,以字行。曾名志德,字斯藏;又曾用明乾、钦善、建常,改为良,字相伯,或作湘伯、芗伯。曾署笔名为求在我者。晚年自号华封老人。 取教名若瑟,故又号若石。 祖籍江苏丹阳,生于镇江丹徒,中国教育家,震旦大学、复旦大学、复旦中学、向明中学创始人兼首任校长,爱国人士,耶稣会神学博士。杰出教育家蔡元培、民国高官于右任、邵力子为其弟子。后人辑有《马相伯先生文集》。其故居有江苏丹阳、丹徒和上海徐家汇、松江泗泾等地。墓园在上海宋庆龄陵园内。
冯玉祥敬赠的马相伯老人绣像
江南民居风格
青瓦白墙,修葺一新
马相伯老人百岁为抗日救国募捐,一个“寿”字义卖30元
马相伯老人营救七君子
再造复旦的校长李登辉
离开马相伯故居,不远处,是一座佛寺,福田静寺,寺门紧闭,谢绝香客。
在松江四中旁,是另一位民国历史上极负盛名的报业巨子史量才先生的故居。故居由史量才先生建于1916年,1918年春竣工,以夫人庞明德的名字命名,又名“明德堂”。1949年5月-8月期间,松江县人民政府所在地设立于此。此后又曾先后作为镇文化站、图书馆等办公地点。我步入故居院内,工作人员拒绝了我的参观。
夏征农老人书写的史量才故居匾额
只看到故居的第一排建筑。
史量才(1880-1934),江苏江宁人,是近代中国杰出的教育家和报业巨子,知名爱国人士。民国初年,史量才先后创办两所学校——泗泾第一所小学“养正小学堂”和女子蚕桑学校,开我国女子职业教育的先河。1912年,史量才与南通实业家张謇等合伙筹资12万元收购《申报》出任总经理,《申报》敢于抨击时弊,揭露当局的黑暗统治,在民国时期影响巨大,曾是上海乃至中国新闻界最大的报业集团。1934年10月,因胃病复发,史量才前往他在杭州的寓所秋水山庄疗养。11月13日,在由杭州乘汽车返沪途经海宁翁家埠附近时,史量才先生遭军统特务伏击,中弹遇害,时年56岁。
泗泾的两位名人,都不是泗泾本地人,但他们都在泗泾留下了人生的重要轨迹,确实,上海是一座以移民为主的城市,这些移民与本地人民一起成就了这座城市的伟大。
“百年上海,千年泗泾”,这是一个行河而船、跨河而桥、依河而街、因河而镇的千年古镇,两位近代名人的故居遗迹串联起了这座古镇深厚的人文底蕴。历经社会的变迁,这座延续千年的古镇相当长时期内曾一度沉寂,旧宅破败,看得出,修复的工作远远还未完成,一路上,到处都是工地。
修复中的旧宅,墙体已变成现代的空心砖
白墙下已不是青砖
这是临街的一处用围墙围起来的新建建筑,钢架的结构可能再也回不到原汁原味的旧宅样貌。有时候在想,全国各地大兴的古镇热,到底是为了什么了,单纯的旅游,如果仅仅是为了多修几个商铺,多卖一些义乌小商品,多尝一尝臭豆腐、羊肉串,又为何要这样的古镇呢。
临街商铺搭建中
好在这里还有三宅有一生,还有云间草堂,还有尚未远去的茶香、书香与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