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西斜,余晖洒向文庙坊门。四周停满了旅游大巴,仍然有许多游客,大多是欧洲人,络绎不绝地涌向这里。
坊门为典型的带有越南色彩的门式建筑,一大门,四柱,东西各一小侧门,大门上再立一小三开间通透的房屋,好像牌坊,又似塔楼,深灰白色。二层门楼横额书写“文庙门”三个大字,西侧分列两副长联,其中内副联写得很有意味:
大国不易教不变俗且尊崇之亦信斯久原有用
吾儒要通经要识时其拘固也尚思圣训永相敦
整个文庙建筑群呈中轴线式布局,共分五个院落梯次相连。第一个院落,现已无任何建筑物,甬道两侧种满树、草、花,阔百米,长七八十米,显得清静、风雅。第二个院落缀一小门,称棂星门,门内院落有一个装有护栏、数亩见方的池塘。标准孔庙格局一般也挖池引水,多设庙外,学名“泮池”,俗称“学海”,生员和举进之人到文庙拜孔圣人,须先绕池一周,观“学海文澜”。但河内文庙却将池塘置于院内。看来士人之习,传之甚广。
东西廊房建有碑林,始于15世纪的后黎朝,共有82块碑,每块碑都由一只石龟驮负,上面镌刻着科举考试中了进士的考生的名单。第三个院落为庙的核心部分,即大成殿,亦称先师殿。由于础基较矮,仅有一层,也无拜台,因而显得不甚高崇,但却阔大,九开间三进七架抬梁歇山顶式建筑,覆简瓦。殿前摆放紫铜所铸的宝鼎、凤架等物件。
殿正中悬挂康熙亲书的“万世师表”的匾额,神龛上供孔子塑像和“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神位”,两侧有从祭的“四配”(指颜回、孔伋、曾参、孟轲四大儒学传人)、“十二哲人”(指闵损、冉求、朱熹等十二大儒)。
另外还有拜祭周公旦的神位。以上文庙堂为李朝圣宗于1075年后陆续建成。后两个院落为国子监及国学院,为李仁宗所创建,陈、后黎等朝代续建所就。院中主建筑还有祭祀李朝太祖、圣宗、仁宗的神龛,分别评价为“国学肇基”、“兴学任贤”、“文教诞敷”,别具一格的是将越南的大儒朱文安突出出来进行单独拜祭,并被称为“朱圣人”,匾曰“传统正学”。
朱文安为陈朝先儒,通经博史,学业精深,为人清直严毅,凛然可畏。其最重要的贡献是将中国儒学经典《四书》进行注释、阐发与本地化,写成《四书说约》,并以国子监祭酒的身份进行推广与传授,使儒学在越南更接地气。院落内区有大片房舍供生员学习、生活之用。
据说庙外附近还有贡院,作为科举考场,现已夷为平地。未见传统孔庙意义上的杏坛、文昌阁等式建筑,这可能是本土文化的省略。即便如此,看到这片规模如此之大、且历经战火仍保护良好的历史建筑,实令儒文化圈人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