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沙通常不能用于工程建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含盐量高
- 腐蚀钢筋:海沙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等盐分。当海沙用于混凝土等工程材料中时,其中的氯离子会渗透到钢筋表面,破坏钢筋表面的钝化膜,使得钢筋处于活化状态,进而引发钢筋锈蚀。钢筋一旦锈蚀,其体积会膨胀,导致混凝土结构内部产生应力,使混凝土出现开裂、剥落等现象,严重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例如,海边一些早期使用了海沙且防护措施不足的建筑,其墙体、柱子等部位没过多久就出现了裂缝,时间久了甚至能看到里面钢筋锈蚀的痕迹,对建筑整体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 影响装饰材料及金属部件:在建筑装饰工程方面,若使用海沙,其所含盐分在受潮等情况下会渗出,对一些装饰材料如墙纸、涂料等产生腐蚀作用,导致变色、剥落等问题。同时,对于建筑中其他的金属部件,比如金属门窗、栏杆等,也容易因海沙中盐分的影响而加快生锈、损坏的速度。

含泥量及杂质问题
- 影响混凝土性能:海沙中往往夹杂着较多的泥土、贝壳碎片等杂质。在配制混凝土时,含泥量过高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因为泥土会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阻碍水泥的水化反应正常进行,使混凝土的密实度下降,进而导致抗压、抗折等强度指标达不到设计要求。贝壳碎片等杂质的存在,会使混凝土内部结构不均匀,在受力时容易形成薄弱点,降低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 影响砂浆性能:在砌筑砂浆中使用海沙时,杂质同样会影响砂浆的和易性,使其保水性、流动性等变差,不利于施工操作,而且会导致砌筑的墙体等结构粘结不牢固,容易出现空鼓、开裂等质量问题。

颗粒形状及级配特点
- 颗粒形状不佳:海沙的颗粒形状相对比较圆润光滑,与陆地上经过自然风化、破碎等作用形成的河沙、山沙等相比,其颗粒之间的摩擦力较小。在混凝土或砂浆中,这种特点不利于颗粒之间相互嵌固形成稳定的结构体系,使得所构建的结构体在受力时难以有效地传递和分散应力,从而影响工程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 级配不合理:良好的建筑用砂需要有合理的颗粒级配,也就是不同粒径的颗粒要有合适的比例分布,这样才能使砂堆积得更为密实。海沙的级配通常难以满足工程上对优质砂级配的严格要求,无法达到理想的密实状态,会影响到混凝土、砂浆等材料的性能发挥。

不过,如果对海沙进行严格的淡化处理,使其氯离子含量、含泥量等各项指标都符合工程用砂的相关标准规范后,也是可以用于工程建设当中的,但淡化处理需要有相应的技术和成本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