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祝福语 三明治的做法 红烧排骨的家常做法 小米粥的做法 小龙虾的做法 大闸蟹的做法 鲜贝的家常做法 卷心菜的做法 苹果派的做法 冬瓜的做法大全家常菜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百科 >

攻击行为 一个人受到的挫折越多,攻击行为就越多

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09-07 13:15:19    

挫折是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攻击行为(侵犯行为),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的行为。

小到小孩子要买玩具,不买就哭闹撒泼打滚,甚至打自己。大到去年6月份,上海的黄某持刀砍伤3名男童和1名女性,说自己“因生活无着产生报复社会的念头”。前者买玩具受挫,后者找工作受挫。

小孩子的行为后果是伤害亲近的人和自己,而作为成年人的黄某则是有意伤害他人,以使自己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和满足。

人为什么会产生攻击行为

心理学家多拉德等人提出挫折—侵犯理论,对此现象做出了解释。

他们认为“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条件”,“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挫折会让人产生愤怒感,而愤怒则让人处于一种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中,一旦条件具备,侵犯行为就会发生”。

挫折—侵犯理论模型

当一个人的目标受挫,TA可能变得退缩,也可能因此激发侵犯行为。向外是对社会和他人的攻击,向内是对自身的攻击(如自杀)。当个体外向侵犯发生时,一方面会产生直接的侵犯行为,另一方面会产生替代性的侵犯行为,比如参加对抗性的竞技比赛(积极),或者伤害比自己弱小的人/动物(消极)。

如何减少攻击行为

1.宣泄

通过社会认可的宣泄方式,比如参加体育比赛,打橡皮人等。

2.加大惩罚的力度

如果惩罚力度足够大,个体会因惧怕受到的惩罚而避免产生侵犯行为。

3.避免去个性化

去个性化是个体的一种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都降低的状态,在此状态下,人们会不分青红皂白的攻击人,且强度大难以停止,比如球迷闹事等。所以应尽量避免个体陷入去个性化的状态中。

4. 减少大众传媒上的侵犯样例

比如电视、网络和电影中的暴力和色情内容,传媒对暴力事件的报道,会增加公众,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的侵犯性,因为公众可以通过媒介习得侵犯行为,而儿童青少年还不具备辨别能力,更容易习得不良行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