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简称“鄂”,省会武汉,与湖南省相对应,湖北省因位于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湖北连安徽,南邻江西、湖南,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为邻,北接河南。该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在长达800多年的历史中,创造了楚文化。截至2016年,湖北省辖:1个副省级市(武汉市),11个地级市。其中,就宣恩县来说,人口超40万,名字是清朝皇帝所赐,取“奉宣诏恩”之意。
一
首先,宣恩县隶属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地理位置上,湖北省地跨东经109°11′——109°55′,北纬29°33′——30°12′之间,东接鹤峰,西邻咸丰,北与恩施市交界,西南同来凤毗连,东南与湖南省龙山、桑植等县接壤。县境南北长73.9公里,东西宽71.5公里。就宣恩县的历史来说,早在5000多年前,该地区就有人类在此活动。西周时期,今宣恩县一带属夔国。春秋这一历史阶段,今湖北省宣恩县一带属巴国。
二
到了战国这一历史阶段,该地区属楚国。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后,今宣恩县一带属黔中郡。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家争霸,今宣恩县一带先属蜀汉,后属东吴。公元574年,北周设立施州,今宣恩县一带属之。唐朝建立后,设立中道施州清化郡,治清江县,宣恩地域属之。五代十国时期,今宣恩县一带北部属施州清江县,南部属羁縻感化州。元朝建立后,今宣恩县一带隶属于四川行省四川南道宣慰司。明朝时期,今宣恩县一带隶属于湖广承宣布政使司施州卫。
三
最后,公元1728年,清朝雍正皇帝在位时,今宣恩县一带属湖北省恩施县。公元1735年,清朝雍正皇帝正式设立宣恩县。对于“宣恩”这一地名,取“奉宣诏恩”之意。由此,该地区的建县历史已经超过200年了。1912年,也即清朝灭亡后,宣恩县直隶湖北省。1915年,宣恩县改属湖北省荆南道,后改属湖北省施鹤道。1926年,宣恩县又直属于湖北省。1995年,宣恩县改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如今,宣恩县辖3个镇、6个乡,总面积达274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4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