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庠序”,即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成为学校或教育事业的泛称。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读《庠序摭趣》,忆青青校园,带你穿越千年,探寻古代教育的奇闻趣事。
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
连日来,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进展,牵动着世界的目光。那些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的医务人员,他们凭着无私无畏和医者仁心,赢得了世人由衷的钦佩。正是有了这些勇敢的逆行者,中国人民最终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疫情的信心无比坚定。
关于医生,还有一个称呼大家非常熟悉——”大夫”。此外,”郎中”也是一个耳详能熟的称呼。那么,你知道”医生”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吗?医生为什么又叫”大夫””郎中”呢?除此之外,医生还有哪些别称雅号呢?
药王孙思邈画像
今天,我们就来探寻一下这段有趣的历史。
最初的”医生”是指什么人?
东汉时期的《说文解字》曰:”医,治病工也。”就是给人看病的人。
“生”字的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其本义为,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后来演变出很多含义,其中之一,便是”正在学习的人”,如学生,门生。
古代名医
在古代,最初的”医生”一词,没有现在的”医生”之义,它是指在医科大学上学的学生。
据古代文献,”医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的后周,于隋唐时期兴盛一时。
西晋以前,我国尚未形成专门的医学教育机构,医者主要采取师带徒的形式来培养人才。
据《唐六典》记载:”晋代以上习医子弟代习者,令助教部教之。”这说明,到了魏晋,医学教育才初露端倪。
古代“太医署”
隋代文帝时期,设立了当时全国最高的医政及医学教育管理机构——太医署,负责医务行政管理,同时又从事医学教育和医疗服务。
太医署是中国医学史上,最早由国家开办的医学院,也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医学专科学校。
据《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隋代所设医学校之师生人数最多的时候,可达580多人,足见规模之大。
唐代继承了隋朝建立太医署的制度,于公元624年在中央设立了太医署,分科教授医学。据《新唐书》记载,太医署师生员工人数多达340人,这在当时世界上可以说是最大型的一个医学校。
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李世民又在全国各州府,设置地方医学教育机构,招聘当地有声望的医师担任教师,授以医学博士、助教等职务,并根据州府人口多少,确定招生人数为10~20人,其课程、分科、学制与太医署所办学校相同。
隋唐时期的太医署,依次设行政长官太医令、太医丞、太医监及医正,掌管全署的行政事务;教师则有博士和助教之分,其下还有医师、医工。
唐代太医署场景
在太医署学习的学生,根据所学专业不同,分别有医生、针生、按摩生、咒禁生、药园生,其中的”医生”,就是指在”医科”学习医学病理的学生。
《唐六典·太医署》明确记载:”医生四十人,典学二人。”李林甫注:”后周医正有医生三百人,隋太医有生一百二十人,皇朝置四十人。” 这里的”后周”,是指北朝的北周(557~581年),又称后周(唐宋以后鲜用)、宇文周。可见,北周的”医正”已有医学生。
另据《元典章·礼部五·医学》:”各处有司广设学校,为医师者,命一通晓经书良医主之,集后进医生讲习《素问》《难经》、仲景 、叔和脉诀之类。”这里的”医生”也是指当时医科大学里学医的学生。
隋唐时期的医生们学什么?
据《旧唐书·职官志三》:”医术,谓习《本草》《甲乙脉经》,分而为业,一曰体疗,二曰疮肿,三曰少小,四曰耳目口齿,五曰角法也。”
古代医书
《本草》《脉经》,另外还有《明堂》《素问》《难经》《黄帝针经》等,不但是医科学生的基础必修课,针科、按摩科、咒禁科和药学等各科,也都要认真学习,吃透嚼烂。
学完基础课后,再细分具体专业,进行相应科目的理论学习和专科的技术学习。
相对于其他学科,医科的教学规模最大,其下有体疗(相当于内科)、疮肿(专治疮疖溃疡之疾,相当于外科)、少小(幼科的别称,专治小儿疾病,相当于小儿科)、耳目口齿(相当于五官科)和角法(用兽角吸拨,即灸法刮痧火罐疗法)等五个专业。
古代医书
医科各专业的学习年限,分别为:内科7年,外科与小儿科5年,五官科4年,角法科3年。
医生除了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专业技术以外,还要进行劳动实践。当时的长安有一块占地3顷的药园,专供学生们种植与培养中草药,直观地学习中药材知识。
需要一提的是,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及道德伦理的典范,一直指导着医学界的道德行为,唐代更是将《论语》和《孝经》等作为道德教育的基本教材和科举的必考科目,要求太医署的在校学生都必须修习。
因此,在古代,作一名医学生非常不容易。学制长,科目多,要求严,而且还要应付无休无止的考试。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受科举制指挥棒的影响下,隋唐太医署的考试特别频繁,有旬试、岁终试和毕业试。
古代“太医署”
旬试,属于考察测验性质,每十天举行一次。考试内容是读经文和讲经文,两种方式任选其一,试题总共三条,通二及格,”通一及全不通,斟量决罚”,老师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岁终试,就是期末考试,对学生一年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考试内容是在一年内学习的各门功课中考问十条,通十为上,通六为中,通五为下。连续三年不合格者,罢归原籍。
毕业试,按礼部各科举士情况模拟进行,实际上是科举考试的一次考前模拟练习,是学生取得参加科举资格的考试。
医学生在学期间,考核制度十分严格。并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考核学官教学质量的标准。品学兼优的学生,可以提前毕业任用;暂时未合格者,给予两年补考机会,依旧不合格,则予以除名。
古代医生有哪些别称?
在中国历史上,中医教育是最早也是唯一形成学校系统的医学专科教育。中医几千年的传承,对医生的别名也称谓颇多。
其中,今人最为熟悉的,当为”大夫””郎中”。
古代药房
大夫,在古代是一种官职。春秋时代的”大夫”有上、中、下之分,秦汉时期有”谏议大夫”,唐代设”御使大夫”。
郎中,也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战国始有,秦汉治置,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
不过,这些都不是医官。
称医生为大夫,始于宋代,医官中级别最高的称”大夫”,其次为”郎”,又称”郎中”,再以下便称”医效””袛侯”等。因为以官名称呼是当时一种常见的社会风气,所以,便把医生尊称为”大夫””郎中”。为了区别于官名,将称医生之”大夫”的”大”读成 dài,而不读 dà。
不过,有趣的是,人们一般把设馆行医的称为”大夫”,把草药店或走村串户的医生,称之为”郎中”。直到今天,人们还把医院里的医生称为”大夫”,把那些私人诊所的医生,称之为”郎中”。
古代医馆
除此之外,古代对一般医生的称谓,多称之为医工,其最早见于《内经》:”上工治未病”。
宋朝之前,对医生的称呼较为复杂,一般根据其专科进行称呼,如食医、疾医、金疮医、药师、针工等。另外,医师、待诏、博士、牙推等也是对医生的称道名。
东汉应劭《风俗通·穷通·司徒中山祝恬》:”诸生曰:’今君所苦沉结,困无医师,闻汲令好事,欲往语之。'” 这里的”医师”,就是如今医生的意思。
唐人张祜《病宫人》诗有:”药饵无征待诏愁”之句,辽代时翰林医院设医待诏之职,可见古代医生亦称为待诏。
古代行医图
据《旧唐书·职官志》载,唐代太医署列医博士、按摩博士等职,则知当时医生称为博士。
牙推之名,见于元人杂剧,关汉卿的《拜月亭》、马致远的《岳阳楼》、尚仲贤的《王魁负桂英》、石君宝的《秋胡戏妻》等剧作中均称医生为牙推,也作衙推。
不过,据《旧唐书·郑注传》:”元和十三年,李愬为襄阳节度使,注往依之,愬得其药力,固厚遇之,署为节度牙推。”可见牙推之名,于唐时已有之。
我国古代虽然对医生的称呼五花八门,但同时也有”医生”一词出现,不过那是宋朝以后的事了。
如范成大《书事》诗之二中就有这样的诗句:”门外虽无车辙,医生卜叟犹来。”
古代药箱
还有《儒林外史》第五回:”自此以后,王氏的病渐渐重将起来。每日四五个医生用药 ,都是人参、附子,并不见效 。”
这里的”医生”,与我们现在说的医生意思完全一样,都是指 “掌握医药卫生知识进行疾病防治工作的专业人员”了。(张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