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无边草原,成群而过的牛羊,加上骁勇的马背民族,汇成了内蒙古这幅美丽的画卷。

手把肉
手把肉是蒙古民族、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等游牧、狩猎民族千百年来最喜欢、最常用的传统食品。
即用手把着吃肉之意。羊、牛、马、骆驼等牧畜及野兽的肉均可烹制手把肉,但通常所讲的手把肉多指手把羊肉而言。

手把羊肉,就是挑选膘肥肉嫩的羊,就地宰杀,扒皮入锅,放入佐料,进行蒸煮,因为净手后吃肉时一手把着肉,一手拿着刀,割、挖、剔、片,把羊骨头上的肉吃得干干净净,所以得名“手把羊肉”。
该肉制作过程简单明快,只加一小把盐(也有的不加盐,吃时蘸盐),火候恰如其份,血水消失不久,肉熟而不硬。

羊杂
羊杂碎——蒙古族的羊杂碎在诸小吃中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讲究“三料”、“三汤”、“三味”。
三料又分为主三料和副三料。主三料即心、肝、肺,又称“三红”;副三料即肚、肠、头蹄肉,又称“三白”。

三味说来很简单,凡专营羊杂碎的饭桌上都摆放着这三种佐餐之味:春意葱茏的香菜末儿、红灿灼目的辣椒面儿、洁白晶莹的食盐,可视口味自行调兑。

烤羊腿
烤羊腿是从烤全羊演变而来,制作原料主要有绵羊带骨的前、后腿肉、番茄酱、芹菜,配上葱头和芹菜烤制而成,食时佐以黄酱、葱段和荷叶饼,分外鲜美。
烤羊腿是蒙古族招待宾客的一道佳肴名菜。

据传,烤羊腿曾是成吉思汗喜食的一道名菜。成吉思汗东征西伐期间,掌管伙食的官员,为了缩短成吉思汗的吃饭时间,以便让他稍事休息,并未征得成吉思汗同意就把成吉思汗经常吃的烤全羊,改为切块烧烤了。
当时,成吉思汗战事繁忙,并没有留意这些事,而侍从却天天给他端一盘烤羊腿让他吃。由于烤羊腿肉质酥香、焦脆、不膻不腻,他非常爱吃。

以后,他每天必食,逢人还对烤羊腿赞赏一番。从此,牧民们的餐桌上便多了一道名菜。 随着时间的流逝,居住在城市里的厨师,吸取民间烤羊腿的精华,实行科学烹调,它就逐步成为当今酒店、饭店的名肴。
烤全羊
烤全羊(Roast Whole Lamb),是一道特色菜肴,是内蒙古地区蒙古族膳食的一种传统风味肉制品 。色、香、味、形俱全,别有风味。

宴会或举行节目盛典当摆设款待贵宾的时,蒙古族必不可少的佳肴就是烤全羊。
烤全羊一般选用草原上膘肥、体重40斤左右的绵羊烤制而成。

制作时讲究羊外形完整;烤熟的全羊色泽黄亮,屁酥脆肉香嫩。烤全羊时所用的燃料是我区阿拉善盟盛产的梭梭木。
涮羊肉
涮羊肉是北方家喻户晓的美食;制作时,选用肥羊,取其外脊、后腿等部分精肉,加工成薄片,食用时放入火锅的沸水中轻涮一下,捞出后沾着麻油等佐料,即涮即食。

涮羊肉鲜嫩可口,不膻不腻。
吃涮羊肉时,桌上热气升腾,肉香、酒香四溢;桌旁觥筹交错,…

莜面
筱面出自筱麦(学名“燕麦”),营养丰富。民间的吃法颇多,有搓鱼鱼、推窝窝、卷囤囤等,可按各人口味不同和季节变换辅以不同的佐料,如羊肉汤、盐菜汤等,再加一些辣椒、蒜蓉等更觉可口。
在包头的各大莜面村都能尝到这一特色美味。

蒸莜面

凉拌莜面
烧麦
“稍麦”其实就是“烧卖”,正宗的包头稍麦还得到东河区品尝,刚出笼的烧麦香气四溢,外观晶莹剔透,皮薄如蝉翼,柔韧而不破,用筷子挟起来柔柔如垂胆,置于盘中团团似小饼。
入得口来,如品肉柳,鲜嫩如脂。背头稍麦在包头比较有名。

奶茶
奶茶是蒙古族特有的一种日常饮品,在蒙古包中常年弥漫着奶茶特有的醇香。
奶茶是用砖茶和牛奶共同煮成的,煮沸后还要加入少许的盐。食用时一般佐以饼等面食。

烧烤
来到内蒙古,如果不吃羊肉串,等于完全不来。
内蒙古的烧烤,主要是肥瘦搭配,肉质和其他地方吃到的羊肉不同,最关键原因就是因为这里的羊肉串肉质更新鲜,所以更美味。

行阅内蒙古,依托内蒙古大草原、大沙漠的地理优势,及蒙元文化特征,为来蒙、在蒙客户提供更专业、更安全、内容更丰富、行程更精彩、更高价值的户外活动体验服务。